餘下諸人,他們偷雞摸狗、打家劫舍之事沒少做,但卻並未同馬老二一樣傷天害理,都被送去勞動改造。
至於那些被救出來的姑娘們,璟瑄唏噓不已:她們中有些已經生過孩子,因為捨不得現在的孩子,並不想離開;也有些鐵了心要同璟瑄離開的,被錢鳳等人帶去揚州做工,年齡小的便去女子學堂上學。
竟是沒有一個人想回家。
也對,在這個時代,她們哪裡還有家?遭遇了這等事情,父母兄弟怕是並不樂意見到她們回去。
這些日子,璟瑄殺了兩個人,她起先倒還是平靜,這幾日愈發有些心煩:這些人是有錯,該殺,可天下那麼多罪人,哪裡是殺得完的?
又或者,她記得有個詞叫,官逼民反。
恍惚之中,璟瑄便到了京城。
城門處等著他們的是諸位皇子,以及各部官員,可謂是聲勢浩大。
蘇文與胤禟比璟瑄早回來兩日,他們先去了河南,又去了其他受災地區,到山東之時,璟瑄被抓到了山上,便剛好與璟瑄錯開了。
二人似乎頗有些不同尋常,此時也站在人群後面,等待著璟瑄回來。
太子站在最前面,他一臉慈愛,笑著對璟瑄道:「我們的欽差辛苦了,二伯為你感到驕傲!」
於是諸位皇子與大臣,便也跟著吹捧。
「真可謂是英雄出少年呀!」
「不愧是我愛新覺羅家的子孫!」
……
璟瑄摸不著頭腦,她未曾想到,為何這太子二伯今日,態度如此和煦,如春風拂面,甚至沒有對她自稱「孤」。
莫非是因為此時自己得皇瑪法器重?
其實,這不是胤礽第一次羨慕老四了。
他起初還遺憾,自己怎麼就沒有一個璟瑄這般的阿哥,可如今,看著璟瑄做出的一件又一件事情,他只盼著能有這樣一個女兒。
有女若此,父復何求?
她的成績超乎所有人的想像,這些日子京城裡的大街小巷,酒樓茶館裡,全是璟瑄的故事。連她殺人,百姓們都連連叫好——這讓李明玉等人傻了眼,他們不遺餘力地散播謠言,這福安公主的名聲反倒是更好了。
百姓們又不是傻子,李明玉自以為能捏住璟瑄的把柄,卻不料在大家的火眼金睛之下,她愈發如日中天。
派出去的小廝不遺餘力道:「聽說那公主,一劍便殺了人!」
「公主可真是厲害,別傷到自己就好!」圍觀的百姓們稱讚道,「定是那人做錯了!」
「你們怎得如此相信公主?」小廝不解道,「她可是拔出劍就把人弄死了!」
「你莫要散播公主的謠言,」幾個吃瓜群眾嗑著瓜子,「那人分明是強搶民女的富商!」
這背後全靠慧寧宣傳,她不曾想那日帶弘暉進宮,能得到德妃提點,否則借她膽子,也不敢這麼搞。
「兒媳給額娘請安,願額娘身體康健。」
慧寧剛福了福身便被德妃叫起來了:「一家人,怎得還如此多禮?」
緊接著德妃拍了拍她的手:「慧寧啊,你慣來是個知禮的,才將璟瑄教養得如此出色。」
烏拉那拉·慧寧這是第一次聽見德妃如此溫柔,她險些沒繃住自己臉上的表情。而後,她終於聽明白了娘娘的意思:這是要她不遺餘力去維護好璟瑄的名聲。
「如此高調,」烏拉那拉氏欲言又止,用眼神看了看乾清宮的方向,「可會驚動皇阿瑪?」
德妃本就不耐煩與烏拉那拉氏多言,此時也少不得笑著給了準話:「無妨。」
這話倒是安了慧寧的心,看來今日娘娘的舉動,是得了皇阿瑪授意的。
而此時的璟瑄並不知道,原來太子二伯竟有如此一番先進開明的想法,寧肯要她這樣的女兒,也不願要繼承家業的兒子。
她向右前方轉頭,精準捕捉到了站在人群中的額娘與哥哥,以及那激動不已,尾巴搖成螺旋槳的造化。
今日烏拉那拉氏按品大妝,穿得格外隆重,除了過年,璟瑄甚少見她如此,一時鼻子有些發酸:額娘這是想她了,更是為她擔憂,才會如此莊重,來給她撐場面。
璟瑄又往胤禛身邊看,有一風流倜儻的富家公子站在十三叔旁邊,而她聽見胤禛說:「這便是內閣學士年羹堯,字亮工,乃是三十九年的進士。」
原來,這便是年羹堯,她一直以為是電視劇里那個頗具威嚴的富態形象,不想此人如此一副好相貌,哪怕與秦遠站在一處也絲毫不遜色。=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