璟瑄十分自然地,接過奉茶宮女手裡的茶,親自端到了康熙面前。
康熙低頭,映入眼帘的,是一道猙獰的傷疤。
這道疤,是圍場那日留下的。
璟瑄為了救他,挺身而出,一己之力與虎搏鬥。
康熙撫摸著手中的珠串,靜默了許久。
罷了,到底是小兒女的那些心思。
康熙如是想著。
「璟瑄可是有了中意之人,」康熙思來想去,怕是也只有這個原因了,「可是為了那日的秦翰林?」
那秦儆之確實儀表不俗,文采不凡、武功亦佳,但到底是一介白丁,如何配得上公主?
康熙想促成璟瑄與阿斯蘭的婚事,本來也是看中阿斯蘭這個人。
「非也,」璟瑄跪在地上,「孫女平生有一志向,求皇瑪法成全。」
「朕知道你是個有主意的,也有能力,」康熙斟酌了一下,「你若是想要權力,嫁到蒙古以後,朕多給你派親兵,再為你建一座公主府,如同你四姑姑那樣,如何?」
跪在地上的女子脊背單薄,十分少見地穿著朝袍,她搖了搖頭。
「封侯非我意,惟願海波平。」
璟瑄的眼神清澈無比,就這樣看向了康熙:「孫女願效法皇祖父平三藩,親自領兵,蕩平倭寇,一展我大清威儀。」
「可如今海上已無倭寇作亂,」康熙不贊成道,「你對倭寇了解又有多少?」
璟瑄當然知道,清朝初期實行「遷界禁海」,許多沿海的百姓被遷往內地,倭寇劫掠不到,自然不會再來。
再者,丰神秀吉頒布八幡船禁止令,實行了類似於閉關鎖國的政策,倭寇大大減少。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明朝末年,倭寇已經被剿的差不多了。
她將這些都說了出來。
「既然你都知道,」康熙更是疑惑,「便是朕允你剿滅倭寇,你又該往何處清繳?」
何處?自然是他們的老家!
璟瑄了解過那個時代,如何能不恨?
當然了,璟瑄並不會對他說這些。
「台灣鄭氏已滅,然東洋國依舊有為禍之風險。」
言外之意,自然是要將風險扼殺在搖籃里。
梁九功站在一旁,整個人都恨不得躲起來。
這福安公主也太敢說了!
「你竟是要滅其國?」
康熙大為震驚,他竟是從未了解過,自己這個孫女。
或許是因為太過震驚,康熙此刻已經顧不得撫蒙一事。
他甚至不知該說些什麼,詭異地順著璟瑄分析了下去。
「縱使朕讓你出征,可到底是師出無名。」
聞言,璟瑄跪地扣首道:「謝皇上隆恩!臣定當不辱使命!」
師出無名?不存在的,她自會釣魚執法。
康熙本欲開口拒絕,可下一秒,他聽見璟瑄說——
「前明做得到的,我大清也做得到。」
一瞬間,康熙便幾乎被說服了。
明朝只是清繳倭寇,若大清能一舉將其消滅,又是多大的功績!
只是,老四家這孩子,為何會有如此想法?
但康熙回憶起璟瑄這些年所為,心裡有些鬆動。
或許,有些人便是為了征戰而生的。
「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康熙終究是沒有鬆口。
那些大臣們怕是不會同意。
而他也不會將軍權就這樣給了璟瑄。
「只需皇瑪法的一道密旨,」璟瑄早已準備,「允我自己徵兵便是。」
見康熙神色似有鬆動,璟瑄添了一句:「糧餉亦不需朝廷發放。」
康熙幾乎是要答應了。
「若事不成,」璟瑄給了最後一顆定心丸,「孫女願辭公主之位。」
「若事成,請皇瑪法賜東洋於我為封地。」
璟瑄當然不要這勞什子封地,她要得不止是這些。
可她若無所圖,康熙怎麼會輕易信她?=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