嫻貴妃屢次在她面前作出這副樣子,看多了她難免心煩,於是淡淡道:「你與慶嬪都在我跟前服侍,如果你總是這樣,待著也沒意思。回去吧。」
幸好米嬤嬤在場,笑著解了圍,太后才沒做更多計較。
事後,米嬤嬤偷偷提點嫻貴妃:「讓我說您什麼好呢?您在太后面前露一次委屈就夠,再多就招惹她老人家心煩了。這一點您學學慶嬪,她再怎麼不滿,從不露相,在太后面前一直都開開心心的。您與慶嬪私下有什麼齟齬,那是你們自己的事,太后不會管。但是在她老人家面前,您至少得與慶嬪處得和睦熱情些。」
嫻貴妃問她:「您說我該怎麼辦?」
米嬤嬤道:「向慶嬪賠禮道歉。」
嫻貴妃沉默不語。
米嬤嬤嘆息:「您好好想想吧。」
陸薇與嫻貴妃私下不和畢竟是發生在長春仙館的小事,十一月中旬宮裡由發生了新鮮的事,不能算大事,但也絕不是小事。
皇后所出的嫡子七阿哥生病了。
這位七阿哥早產,生下來就比別人弱幾分,這一病看著就很兇險。
御醫們來來往往於天地一家春。
皇后連請安都免了,時時刻刻陪伴著幼子。
陸薇陪著太后去探過一次七阿哥的病,小小的嬰孩看著真可憐。
太后回來就嘆了一句「作孽啊!」然後就進了佛堂替小阿哥念了一卷金剛經。
第104章 作孽,並不是指做了什……
作孽,並不是指做了什麼壞事,而是太后在為可憐的小孩子嘆息!
古代的醫療水平不發達,不用說民間普通百姓家,只說宮裡,不能生孩子有不能生孩子的苦,可千辛萬苦生下孩子,卻不能看著孩子長大,那更是一種錐心之痛。
在康熙朝,有榮妃接二連三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四個幼子過世;在雍正朝,則有一個年貴妃重走前輩的舊路。
先帝獨寵年妃,可是她三子一女,一個也沒活下來。
太后有時候都會暗自慶幸,如果不得寵能換來她與弘曆的母子平安,那麼她寧願永遠受皇帝的冷落。
七阿哥可憐,他的母親富察氏也是個可憐人,但願她能堅韌些吧。
弘曆是個事業心極重的皇帝,他的天地在朝堂上,即使七阿哥是他最看重的嫡子,但他能分給這個孩子的關注依然非常有限。
富察皇后居於內宅,整個後宮就是她的全部天地,而七阿哥幾乎占據了她所有的心力,孩子生病,她憔悴得最快。
陸薇每次看到她都在心裡感慨不已。
真不公平啊。
孩子的父親,真就像個掛名父親,母親的心是最痛的。
令嬪也為此事犯愁,「我有勸皇后娘娘振作,可這真不是別人一句兩句話就行的。」
陸薇道:「是啊,只盼著七阿哥快點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