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母子之間隔閡太深,倒不如分開一段時間,各自想想清楚,太后也沒說不回京城啊。
可能是擔心陸薇也留在避暑山莊,太后指著她,對皇帝道:「我已經決定了,你不用為難慶妃,帶她一起回京,她是南方人,生性怕冷,關外的嚴寒她受不住。」
弘曆無奈道:「朕不會為難慶妃,只是皇額娘,您為何要為難兒子?」
太后冷冷道:「你若是認為我在為難你,那便是吧。」
她一意孤行,當晚輩都勸不了。
弘曆只得讓太后幾十年的好姐妹裕貴太妃出面勸說。
接到皇帝命令時,裕貴太妃深深犯愁。
皇帝大概還不知道太后對她有了心結的事情吧,這本是好事,可此刻卻真的為難到她了。
事實上,她現在連松鶴齋的院門都進不去。
她認為自己勸除了自取其辱,是完全沒用的,但又必要要表現出一個態度是皇帝看。
裕貴太妃萬般無奈之下,只能讓自己的兒子和親王弘晝先去太后那裡說親,若是太后願意見她,她就讓太后罵一頓出出氣吧。
弘晝見到他額娘的第一句話就是埋怨她:「您到底是在想什麼啊,您往常不是與太后關係最好嗎?」
裕貴太妃對兒子道:「額娘當時是鬼迷了心眼。」
弘晝瞥了她一眼,「兒子看您是嫉妒太后吧?」
知子莫若母,反過來一樣成立,弘晝這句話一下子就擊中了裕貴太妃最隱蔽的
心事。
裕貴太妃與太后差不多同時進潛邸,前後腳生下兒子,她的兒子弘晝只比弘曆小几個月。
在潛邸時,她們的關係非常要好,互相看對方的兒子都如親生兒子一樣。
兩個小孩子一起長大,一起學習,弘曆確實不錯,但她的弘晝也不差啊,從小就是個孝敬母親,勤奮好學的孩子。
聖祖爺當年駕臨圓明園時,若不是弘曆一味地想要出風頭,搶占了弟弟在聖祖爺面前的表現機會,弘晝不一定是今天這個樣子。
她最心愛的孩子為了徹底讓皇帝兄長放心,變成了一個肆意妄為的紈絝子弟,他當朝打大臣,給自己辦喪禮,做出種種荒誕的行為,成為世人眼中的荒唐王爺。
那對母子卻過得好好的。
以前的姐妹深情是真的,現在的嫉妒延誤也是真的,只是裕貴太妃一直掩飾得很好。
唯有這一次,她破功了,她是受夠了仰人鼻息,處處逢迎別人的滋味了。
真可惜啊,皇帝竟然沒有繼續查下去。
鈕祜祿氏那麼一個愚鈍之際的人運氣是真的好,連老天爺都站在她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