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來到玄夷城,受到玄夷君之子玄邴的熱情招待,也由他安排,青南和青露入住城東一處舒適寬敞的屋舍,食物與所需的生活物品都有人供應。
玄夷城的手工業極其發達,這裡能製作珍貴的蛋殼黑陶,也有懂得綠松石鑲嵌技能的工匠,有工藝精湛的玉匠和漆匠,就是玄夷城製作的石簇,也遠比別的地方精良。
玄夷城人口眾多,繁華而富有,富有是岱夷族各城邦的共同特點,哪怕是平民也擁有種類眾多的陶器、石器和骨器,仿佛人人都是能工巧匠。
為岱夷族的富裕驚訝,同時也羨慕他們長期和平穩定的生活,站在城牆上,看向城中一圈又一圈的環壕,竟有五六圈之多。
聽玄夷城巫祝講述此地的過往,每一圈環壕象徵著過往數百年的歲月,起初由一座小聚落髮展起來,人口不停繁衍,環壕內的土地無法滿足居住條件,就向外擴張,一次次修築環壕,直到最終築起城牆,成為一座城市。
岱夷族的城有的很小,玄夷城很大。
青南喜歡在正午時分登上城牆,這個時候最暖和,能看到城門外絡繹不絕的行人,筆直寬敞的道路上,偶爾可見一兩個旅人,他們是來自大皋城,舒瀆,赤夷城的勇士,無不背著沉沉的行囊,攜帶弓矛。
這些人裡邊沒有玄暘。
玄夷城的第一場雪,是小雪。
那是一個大清早,青露在院子裡大呼小叫,青南不慌不忙從屋中出來,步入庭院
雪落在臉上化做水,落在身上像霜。
羽邑的氣候比玄夷城溫暖,幾乎不下雪。
青露在雪中待了許久,呆似木偶,他平生第一次見到雪。
玄夷城的冬日下了好幾場雪,有一次雪下得厚,城牆和屋舍都蒙上一層白色,青南和青露在室內製作織機,冷得直呵手。
羽人族用腰機織布,織布的效率低下,來到玄夷城,才知道當地人除去使用腰機外,還有更先進的織布方法——織機。
先製作出形狀各異的構件,再利用繩索與黏膠將它們組裝起來,使織機能完成運作,絕不是件容易的事。
青露迅速將一截木頭削成需要的形狀,用它榫接另一根木頭,他動作麻利,儼然像名木匠。
「我聽說玄邴派去赤夷城打聽的人回來了,還是沒找到玄暘大哥嗎。」
「他是位旅人,誰知道他在何處。」
這樣的回答,像似在抱怨,青南自己沒察覺。
青露擺弄剛組裝好的部件,又將部件放下,他抬起頭來:「覡鷺,我們初春就走嗎?」
「初春就走。」
青南正在一塊木板上繪製著什麼,他用炭條描繪織機的結構,記下尺寸。不可能在旅程上攜帶織機,需要將織機的製作方法記錄,回羽邑後再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