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返回玄夷城后,麂子就将这件事告诉玄旸。
“觋鹭,我在委麓听说羽邑人在嶂山营建新邑,便就直接过来,没有前往羽邑,果然你人就在这里。”麂子从随身的行囊中取出一只四方型的朱漆木盒,他恭敬地将它递向青南,笑语:“国君托我带给觋鹭。”
漆盒捧在手中分量不重,想来又是一件十分贵重的礼物。
“他人可安好?”青南接过漆盒,问询。
“国君很好,就是不肯娶妻,谁劝都没用。去年国君调停舒渎与尹城的战事,尹君有个女儿十分漂亮,尹君想要将女儿嫁予国君,遭国君拒绝。我们都猜测,国君或许早有钟情的女子,可惜因为某种缘故无法迎娶她。”
听见麂子的这番话,青南淡定回道:“不无可能。”
捧在手中的漆盒沉甸甸,不知里头装了什么。
后来,青南打开漆盒才发现里边竟是一件缀有白玉与珍珠的锦袍,袍带尤其华美,绣工精湛,令人赞叹。
这样一件锦袍,价值远远胜于美玉,是不可多得之物,恐怕也是国君及其配偶才能穿的礼服。
漆盒内还有一枚木简,上面有一行岱夷符号,用朱砂书写。
青南无法释读,但若是他日后前往玄夷城,执木简问书写者,便能知晓木简上写了什么。
玄旸写它时,心里那点小心思,简直藏不住。
大概会是:“青南,若是新邑建成,你可愿意前来”诸如此类的字句吧。
玄夷城的工匠只会说岱夷语,无法与羽人族的工匠交流,起初一直由青南与觋鸰负责沟通与转述,后来双方的工匠互相熟悉,在合作中培养出默契,这些玄夷城工匠的作用才真正发挥出来。
两族的技能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对双方都有益处,玄旸将他们派遣过来协助青南,显然也有让他们向羽人族学习技术的想法。
麓邑的营建搞得如火如荼,夏日结束前,绝大部分屋舍已经建好,祠庙与祭坛营建大半。
天气转凉,秋叶纷纷落下时,麓邑的壕沟合围。
自此,麓邑成为真正的聚落,有众多居民,有成片的农田、有手工业作坊,有武备——瞭望台与壕沟,人们安居,心中有希望。
麂子便是在这时候决定离开麓邑,他留下玄夷城的工匠,与两名岱夷勇士结伴同行,他们将在冬日到来前渡过怀水,行色匆匆,在冬天赶往玄夷城。
麓邑的居民为他们举行欢送酒宴,在篝火与歌舞中送行这三名玄夷城来的尊客,人们心怀感激。
</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