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的趙王偃繼位不久,還未接受過來自現實的毒打,又有廉頗與李牧在手,覺得自己能夠對秦國硬氣一把。
於是,趙王偃一面寫國書強烈譴責秦國的所作所為,一面命廉頗整頓兵馬,準備好好給李令月等人一個教訓。
倘若「秦國」這次派來的,是成名已久的大將,趙王偃在作出這個決定時,或許還會猶豫一下。
但既然來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女將,在趙王偃看來,不好好欺負一把,都對不起趙國往年在秦國那兒受的窩囊氣!
第005章
邯鄲城的異動,很快便被李令月君臣所知。
陳茵的神色頗有些興奮:「看樣子,有仗可以打了,也不知趙王會派出多少兵力來對付我們。正好趁著這次機會,去搶些糧草回來!」
唐軍十萬將士,其中有三萬還是騎兵,每一名騎兵都對應了至少一匹戰馬,每日的糧草消耗量可想而知。
再過幾日,他們一行人的軍糧就要告急了,也難怪陳茵會如此著急。
李令月卻將手摁在了她的肩膀上:「莫急,這次的主力不是你們。」
在整合了吐蕃降軍之後,李令月麾下的十萬大軍中,有七萬精兵,三萬後勤兵,這些後勤兵便包括了負責運送糧草的輜重兵,負責戰場急救的兩千醫護兵,以及負責製作火藥的兩千工匠。
七萬精兵又分為三萬騎兵與四萬步兵。
先前在大唐,李令月麾下的步兵手握火藥,在戰場上的表現絲毫不比騎兵遜色,有時,取得的戰果甚至比騎兵更為豐碩。
然而事實上,在冷兵器時代,騎兵才是碾壓諸多兵種的存在。
騎兵行動迅速,又有著極強的衝擊力,在平原地帶,步兵通常難以抵擋來勢洶洶的騎兵。
李令月雖看重火藥,卻也不會忽略了騎兵的作用,要知道,後世的蒙元便是憑著他們的重騎兵橫掃歐亞大陸。
她不喜蒙元的蠻橫粗鄙,但不得不承認,蒙元在訓練騎兵,利用騎兵作戰方面,很有一手。
在武皇的支持下,李令月總結了蒙元的成功經驗,組建起了一支由輕騎兵與重騎兵組成的騎兵隊,其中,重騎兵的比例高達四成。
輕騎兵主要以弓箭為武器,負責為重騎兵提供輔助與支援,重騎兵以長槍為武器,每名騎兵的馬鞍上還掛著一柄短彎刀或者一根狼牙棒。
當然,重騎兵那就是燒錢的機器,無論是精良的甲冑,還是高大強壯的戰馬,所耗費的錢銀都不是一筆小數目。若非通過海上貿易獲得了巨大的利潤,李令月也養不起這麼多重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