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賈自信地表示:「覲見趙王,有我一人足矣。」
應付趙王,對他們秦國使臣來說有什麼難度嗎?沒有!
他雖有許多東西想要向李令月了解,但趙王偃那裡也耽擱不得。主要是秦王政對領土十分執著,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從趙王處取走他的十座城池了。
當趙王偃得知秦國使臣來到邯鄲後,早早便換好衣服候著了。
誰知,左等右等,秦國使臣就是不來。
趙王派人去打探,得到的回覆卻是秦國使臣姚賈在與駐紮在邯鄲城外的那支秦軍的首領交談,趙王偃頓時感到一陣心塞。
一個時辰過去了,兩個時辰過去了,按捺不住的趙王偃又派人去打探。得到的卻是姚賈與秦軍將領相談甚歡的消息。
趙王偃:……不是,你們有什麼話能不能回你們秦國再說啊。現在就不能先來一個人理一理寡人嗎?
趙王偃:寡人很急啊,秦軍什麼時候撤啊。這些飯桶一個比一個能吃,還有三萬多匹畜生在,寡人家也沒有餘糧了啊!
當姚賈離開唐軍大營,來趙國王宮覲見趙王時,趙王偃終於鬆了口氣。
在姚賈面前,趙王偃態度好得不得了,姚賈讓做什麼,他就做什麼。
起初,姚賈還因為趙王偃這異常熱情的態度而暗自警惕,懷疑趙王是不是憋著什麼壞心思。
當他知道趙王偃的心思後,警惕頓時變成了哭笑不得。
待姚賈再次去見李令月時,他將趙王的意思傳達給了李令月,並隱晦地提醒道:「我看那趙王偃手頭是真的沒有糧食了,太女要不往別的地方動動?比如,魏國和燕國就不錯,魏王增以及燕王喜最近可往糧倉中囤了不少糧食,足夠讓太女的軍隊吃上好一陣子了。」
姚賈這麼說,也有他自己的小心思在。秦趙畢竟剛達成協議,能勸李令月一行人動動,還是讓他們動動的好,如此一來,也可迷惑別國。
至於為什麼是燕國和魏國……別國都沒大量囤積軍糧,就這倆國在幹這事兒,不是不安分了是什麼呢?
那燕王喜人菜癮大,一直在秦王忍耐的底線上下來回蹦躂,秦王想收拾他已經很久了。
剛剛繼位的魏王增是個有大志向的,他很是崇拜他已故的叔父信陵君,想要繼承信陵君的遺志聯合其餘幾國一起對抗秦國,秦王自然也容他不得。
若不是先前的嫪毐之亂,秦王此刻早就派兵去攻打魏國了。
齊國與秦國交好,至少是表面上的交好,屬「遠交近攻」中的「遠交」,秦國自然不會立時對齊國動手。
至於楚國與秦國的關係就有些複雜了,秦楚相互協作過,彼此之間也有不少齷齪。
但楚國地域遼闊,地勢複雜,姚賈自然不會攛掇著李令月去冒這個險。
李令月看穿了姚賈的小心思,卻沒怎麼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