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能用幾座城池換得秦軍退兵,魏王增倒也不在意向秦王低個頭。
可他不知秦王的胃口究竟有多大,倘若秦王要滅他國祚,亡他社稷,魏王是斷然不能答應的。
哪怕焦頭爛額至此,魏王增也沒想過任用如今居住在魏國的廉頗為將。
即使廉頗早年便已聲名遠揚,可魏王增畢竟沒親眼看過他的本事,自然無法對他產生信任。
至於魏王身邊的人,他們早就看這高傲無禮的老將不順眼了,又豈會為他說好話?
廉頗這個也瞧不起,那個也瞧不上,但凡他認為沒有真本事的人,都入不得他的眼。他早就在不知不覺間把魏王增身邊的人給得罪了。
如若魏王增要用廉頗,他身邊的近侍才要著急。
……
當魏國邊境火燒眉毛之時,齊王宮中,正是一派歌舞昇平之景。
齊王建是個懂得享受之人,大臣們也跟著有樣學樣,整個國家都沉浸在熱鬧歡欣的氛圍中。
李令月一行人踏入齊國時,看到的便是一派與燕趙之地迥異的景象。
燕趙之地需要防備匈奴和東胡的劫掠,需要面對強秦的覬覦,彼此之間還時不時打個仗,因而草木皆兵。
久未經歷戰事的齊國,則展現出了難得的富饒與安逸之景。
與其餘諸國相比,齊國就像是烽火連天中的一處世外桃源。
但這絕不是什麼好事,常言道,「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曾經強極一時的齊國,如今的實力還剩下幾分?
姚賈指著前方一處建築,對李令月道:「那裡就是稷下學宮了。齊威王與齊宣王時期,此地才是真正熱鬧。當時,但凡有名望些的士子,都要來稷下學宮議學、議政。可惜,齊湣王時,五國攻齊,齊國險些被滅,這稷下學宮就落魄了下去。齊襄王時期,稷下學宮雖有中興之勢,奈何他的繼承人沒有將這種勢頭傳承下去。如今的這位齊王建並不在意稷下學宮,這稷下學宮,如今早已凋敝不堪。」
齊王不再出現在稷下學宮之中,不再利用稷下學宮來招納賢才了,賢才們自然也拋棄了稷下學宮,拋棄了齊國。
這座學宮的門窗上,院落中,滿是歲月的刻痕。
透過那些刻痕,李令月仿佛能夠觸摸到落日的餘暉。
若無賢臣名將,一個國家又該如何興旺起來?是以,國家強盛之時,招募人才之地往往車水馬龍,國家落魄之時,求賢之所也變得無人問津。
她由姚賈領著,在稷下學宮中轉悠了一圈,嘆道:「一代霸主國如何淪落至此。」
要知道,齊宣王留給齊湣王的,是一個極其強大的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