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態度,稍許撫平了韓非急躁的心情。
韓非從張良手中接過果子,口吃的狀況好轉了一些。
「早、早些年,我在外遊學,什、什麼苦沒吃過?怎、怎麼可能會吃不慣乾糧?我只是……只是擔憂哪。」
為自己接下來的命運擔憂,也為韓國的命運擔憂。
韓非也不明白,自己為何會與一個小童說這些,興許是因為,除了小張良之外,他無人可以傾訴了,又興許是因為,小張良是與他同病相憐的故國之人。
他的話雖未說完,小張良卻明白了他的未盡之語。
小張良白淨的小臉上,滿是與他的年齡段不相符的沉穩。
「公子不必擔心,秦人既點名要我們,便不會將我們拋在一邊。我們若能進入秦國朝堂之中,左右秦王的決定,便可為韓國斡旋,打消秦王滅韓的念頭。」
韓非聞言,雙眼牢牢鎖定張良,眼中的光芒越來越亮:「這話,是你自己,想的,還是,秦人與你,說的?」
「是那秦國女將與我說的,我覺得很有道理。」
小張良仰著小臉,認真地道:「既然我們入秦的結果已無法更改,倒不如想辦法為自己,也為韓國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韓非將手放在了他的肩上:「好,好……日後,就由,我們來,來為韓國籌謀。」
躲在馬車後的姚賈將這一幕看在了眼中。
李令月見狀,挑了挑眉:「這下你總算可以安心了吧?」
姚賈衝著李令月一拱手,道:「一切果然如殿下所料。韓非與張小童願為吾王所用,我也可放心帶著他們歸秦了。」
李令月嘆道:「可惜不能再去楚國溜達一圈,楚國的人才,半點兒不比其他國家少。」
劉邦最初的班底,可都在楚國呢,還有項羽手下的一些能臣也在楚地。
姚賈道:「招攬人才固然要緊,但對於王上而言,您可比那些人才重要多了。」
這一路上,姚賈已收到不止一封從咸陽寄來的書信,問他們到了何處,並向他詢問大唐太女的喜好及習慣。顯而易見,秦國君臣都在迎接唐軍而做準備。
盟約雖已草草定下,但秦唐君臣雙方的第一次會面,自然意義重大。
當然,李令月的權限要高於姚賈,若是她執意要先入楚,那麼,姚賈也無法違逆她的意思。
可於公於私,姚賈都不希望李令月這麼做。楚國疆域遼闊,環境複雜,與其餘幾國大不相同。在沒有萬全把握之前,最好不要深入楚國腹地。
李令月也只是隨口這麼一說,她已帶著大軍在山東六國晃悠了大半年了。
眼看著就要入冬,她的大軍也該安定下來,好生歇息一陣子了。
且秦唐合作,並非通過幾封書信就能敲定,李令月也需要正式與秦王會面,敲定諸多合作細節。
姚賈見李令月並未執意入楚,不由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