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的帝王即使要用宦官,也懂得何為節制,昏聵者,則偏聽偏信,最終使得宦官尾大不掉,給朝廷和繼任者帶來無盡的隱患。
言歸正傳,在趙高之前,近身伺候帝王的侍者,在其餘人眼中渺小得如同塵埃一般。
畢竟,這些侍者的權力,皆來自於帝王。帝王寵信這些侍者時,這些侍者自然能得幾分臉面,他們收回這份寵信時,這些使者頃刻間便會被打落塵埃。
但在趙高之後,便沒人能夠輕視這些近侍的威力了。
距離權利中心太近,他們便有了狐假虎威的便利。偌大朝廷,也能被他們說敗壞就敗壞。
嬴政瞳孔一縮,沉聲道:「這是怎麼回事?」
雖然李令月口中的那個始皇帝不是他,那個二世而亡的大秦,也不是他的大秦。
但當嬴政聽聞趙高是敗壞了那個大秦的「功臣」時,他仍然忍不住想要弄明白,這一切究竟是怎麼發生的。
這些東西,李令月本也沒打算瞞著嬴政,她整理了一下思路,開口道:「這還要從秦始皇熱衷於尋仙問藥說起……」
「等等,未來的寡人……始皇帝為何會熱衷於尋仙問藥?」
現在的他,滿腦子都是如何一統天下,打下六國之後,他該如何對六國故地進行治理。
他並不理解,未來的他為何會走上尋求長生的道路。
「興許是因為,始皇帝每日要處理的奏摺太多,精力不濟,需要服用丹藥來激發精力。也可能是因為,始皇帝看清了掩藏在繁華帝國之下的種種危機,他知道,他一旦故去,這些矛盾便會瞬間爆發,所以,他不想死,也不能死。」
李令月道:「這些都是後世之人的猜測。無論如何,始皇帝終歸是踏上了尋仙問藥之路,因此而被方士所騙,並聽信方士之言,疏遠了群臣,使自己的行蹤變得飄忽不定……」
這也給了趙高可趁之機。
當皇帝與群臣們拉開了距離,他身邊的內侍,就成為他的代言人。
否則,趙高和李斯是如何做到讓駕崩的帝王鹹魚覆屍,而不引起群臣懷疑的呢?
嬴政靜靜聽李令月講著始皇帝東巡駕崩之後發生的一幕又一幕,神色漸漸平靜了下來。
他開始將自己從「始皇帝」的視角中剝離開來,以一個局外人的眼光來看待這些事。
趙高夥同丞相李斯一道矯詔,將始皇帝頑劣的幼子送上帝位……
趙高慫恿秦二世屠殺了他所有的兄弟姐妹……
趙高構陷李斯,獨攬大權,指鹿為馬,殺死秦二世,意圖自己取而代之……
原來,帝王過於寵信身邊的近侍,竟會讓這些原本弱小的近侍進化為噬主的凶獸。
在始皇帝面前不過是一條狗的趙高,竟能肆意殘害朝臣,逼死秦二世……
在嬴政看來,李令月口中的秦二世是自找的,德不配位,必受其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