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李斯麼?」
秦王的聲音仿佛從遙遠的地方傳來,帶著一股子寒氣。
他從桌案上翻出一沓竹簡,命身邊的侍者交到了李斯的手中:「你之前遞交給寡人的『變法』奏疏,寡人甚是滿意。寡人慾冊封你為左庶長,主持變法一事,你可願意?」
秦王這話,便如在水中投入了一枚巨石,激起千層浪花。
左庶長,便是當初商鞅變法之時曾擔任的官職,同時握有軍政大權。
隨著秦國這些年來的官職改革,左庶長、右庶長、大庶長這些官職,已經不再擁有實權。
然而,秦王突然提及變法之事,又要將曾授予商鞅的左庶長一職給予李斯,這自然引起了一些秦國大臣們的警覺。
原本對李斯持觀望態度的秦國大臣們都將目光死死釘在了李斯身上。
歷來變法都會觸動一部分人的利益,越是徹底的變法,越是如此。
正因如此,儘管商鞅為強秦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秦孝公去世之後,他仍然落得五馬分屍的結局。被奪走了利益的老氏族們無法去恨秦孝公與秦惠文王,便將這份恨意盡數發泄在了商鞅身上。
眼下秦國國力強盛,秦王為何又動了變法之念?
定是這法家子弟欲出人頭地,所以攛掇著秦王搞事情!
一些剛剛入秦、資歷不深的大臣也就罷了,那些在秦國經營了幾代的大臣們看向李斯的目光中都隱隱帶上了敵意。
李斯若要變法,最可能影響的就是他們的利益
李斯才來到咸陽宮,還什麼都沒搞明白呢,就被秦王架在了高處。
面對朝中官員虎視眈眈的目光,李斯額頭上才止住的汗又流了下來。
此時的他,還不是後世那個經歷過不少大風大浪的大秦丞相,而是一個壯志未酬的普通學子。
他蠕動著唇,一時不知該說些什麼。
他有沒有給秦王上過書,難道他還不知道麼?既然他不曾給秦王上過書,那封「變法」書信究竟從何而來?
李斯意識到,自己很可能成為了秦王手中的一枚棋子。
是秦王想要推行「變法」之時,一時之間卻找不到趁手的人,便將這差事安在了他李斯的頭上。
李斯若接下了這樁差事,並且能夠將這樁差事辦好,他便可一步登天,成為秦王的心腹。
當然,「變法」這項差事吃力不太好,在這過程中,他也免不了要與人結怨。
從本心上來說,李斯是不願接手這項差事的。他相信憑著自己的才華,即使不走這條路子,他也能夠一點點爬上去,頂多是速度慢一些,卻勝在穩妥。
可秦王這般做派,壓根兒就沒有給他拒絕的機會……
看看秦王身邊那些人的臉色吧,即使現在李斯說「變法」不是他的主意,有人會信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