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嬴政一手提拔起來的,若嬴政已經下定了決心,他根本沒有拒絕的餘地。
作為嬴政的心腹,羋啟自然早早便知道嬴政意欲開拓這兩條商路,只是,他沒有料到,嬴政意圖將自己派往西域。
嬴政見羋啟爽快地答應了,又道:「寡人相信,你不會令寡人失望。」
羋啟在聽到這話之時,尚不覺得如何,李斯卻低下頭,掩住了面上的驚訝之色。
至今為止,李斯仍記得,他初次面見秦王之時,秦王也曾當著滿朝大臣的面,語帶深意地對他說:「莫要讓寡人失望啊,李卿。」
那時的秦王,與眼前的秦王,似乎重合在了一起。
李斯腦子轉的飛快,很快就聯想到了某些事。
難道說,「未來的」李斯和羋啟,讓秦王政失望了嗎?所以,他李斯才會連面都沒與秦王見過,就莫名其妙被秦王給惦記上了,羋啟也突然從平定嫪毐之亂的功臣,成了西行的先鋒軍?
李斯與羋啟所不知道的是,嬴政對待手底下「背叛」了他的人,自有一套不同的標準。
似趙高那等既無大才,又未立大功之人,嬴政說捨棄便捨棄了。
似李斯這等有才幹卻無功勞在身者,嬴政便榨乾他的價值,若他能經得住考驗,立得了功勞,嬴政也會給予他一個功臣該有的待遇;若他經不住考驗,辦砸了差事,嬴政在下手處理他時,也絕對不會留情。
而像羋啟這樣為嬴政立下了汗馬功勞的信臣,嬴政縱然知曉他「未來」會因楚國而背叛自己,但在事情尚未發生之時,他不會因此而怪罪羋啟。
對待「自己人」,嬴政總是多了幾分寬容和呵護之心,願意給他們更多的機會。
若羋啟能一心撲在西行之路上,他在建功立業的同時,也能減少犯錯的機會。
嬴政看著羋啟離開的背影,心中暗道,莫要讓寡人失望。
羋啟如今仍對他忠心耿耿,他實在不願與羋啟走到兵戎相見的地步。
……
散朝後,嬴政急匆匆趕往李令月所居住的宮殿,意圖向李令月詢問炸藥之事。
他到的時候不大湊巧,李令月出門遛彎去了。
嬴政拿出一沓奏疏,準備邊批奏疏,邊等李令月回來。但不知是因為清晨的那個夢,還是因為他太過在意鄭國口中的「火藥」,在奏疏面前,他竟罕見地靜不下心來。
幾次試圖將注意力集中在奏疏上未果後,嬴政索性將奏疏收了起來,站在門邊,眺望遠方。
李令月一回來,便見門口多了一尊「望妻石」,不由啞然失笑:「陛下這是在等我嗎?可真是讓我受寵若驚啊。不過,陛下向來無事不登三寶殿,這次又是為了什麼事來找我呢?」
「火藥。在今日的朝會上,鄭國向我提起了此物。他說火藥在工程爆破中極為管用。」
嬴政看著李令月,嘴唇幾乎抿成一條直線:「為何連鄭國都見過這火藥的威力了,我卻沒見過?」
李令月瞧著他這副怏怏不快的樣子,伏在他胸前,笑得十分囂張。
「阿政,你怎麼能這麼可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