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羋完離開秦國回楚國繼位之後,也不曾提過要將秦國公主母子接過去,倒像是完全忘了他們母子一般。
自那時起,秦國公主便對楚王完徹底死了心。人家既不稀罕她,她何必巴巴地湊上去。
好歹她在秦國是一國公主,過得逍遙而自在,她大可不必主動貼人冷臉。
後來,因楚王完無嗣,春申君黃歇在楚國境內四處尋找宜生養的婦人準備進獻給楚王完。最終,李園自請為春申君的舍人,並獻上了自己的妹妹。這消息一傳到秦國,秦國公主便將羋啟叫到跟前,冷冷地對他道:「阿啟,你記住,從今往後,你沒有阿父了!」
楚王完無子,那羋啟算什麼?只因羋啟是秦國公主所生,自幼在秦國長大,楚王完和春申君就不把羋啟當做羋完的兒子了?
羋完若只是對秦國公主絕情,秦國公主也就忍了。畢竟嚴格來說,他們那短暫的婚姻就是一場政治聯姻,壓根兒分不清有幾分真情,幾分逢場作戲。
可羋完竟對自己的親骨肉也絕情至此,秦國公主覺得,這阿父不認也罷,她的兒子,只需有她這個阿母就夠了。
因秦國公主對羋完頗有怨念,自此之後,羋啟不再在自家阿母面前提起「阿父」二字,權當他的阿父當真沒了。
只是,幼年時的憧憬與少年時的憎惡,到底在羋啟心中交織出了極為複雜的情緒來。
平日裡,羋啟可對楚王完不聞不問,可如今楚王完危在旦夕,又特意命人給羋啟送來了書信,羋啟覺得,自己還是想去楚國看看。
他不知自己是否會因此而失去秦王政的信任,可他知道,這是他最後一次與楚王完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錯過這一次,許多疑惑,興許就只能帶進墳墓了。
羋啟不敢看秦王的眼神:「王上,臣……」
「昌平君何必如此做派?在生父病重之時,想要趕去見生父最後一面,本是人之常情,寡人又豈會因此而苛責於你?」
就在羋啟不知所措之時,卻是秦王政親自走過來將他扶起。
「此番,你就作為我秦國使臣,代表我秦國去探望楚王吧。至於那河西走廊,寡人再另派人去肅清就是。」
嬴政這麼說著,眼前閃過了蒙恬與李信等秦國新生代將領的身影。
因嬴政對內變更律法,對外更改邦交策略,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他怕是都不會對六國大動干戈。
如此一來,拿匈奴、東胡、樓煩等部來給蒙恬和李信等人練練手,也是一件好事。
省得大秦銳士的兵刃因久不開鋒而變鈍。
羋啟鬆了口氣,對嬴政道:「多謝王上體恤。」
他心知,秦王政命他作為秦國使者前往楚國,看似是為他前往楚國大開方便之門,實則卻也是在提醒他,他仍是秦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