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歇十分感激楚王完對他的信任,自此之後,也有意識地與王后和李園這對兄妹拉開了距離,以此來避嫌。他只在楚王命他去教導太子悍時,與太子悍進行親密接觸,以此來維持他與太子一脈的關係。
說起太子悍的理政才能,黃歇便明白楚王為何會頭疼。
隔壁比太子悍小了近十歲的秦王政,已經利用他高超的手腕和莫測的心思,令各國國君為之頭疼了。連楚王完和黃歇這兩個「老前輩」,都不得不反覆揣摩秦王政的心思和意圖,以應對秦國的種種試探。太子悍在處理政務之時,卻仍然懵懵懂懂,生澀稚嫩。
楚王完將秦王政最近的動向告知太子悍,並讓太子悍分析秦王政的意圖時,太子悍十分天真地說:「秦王不跟咱們打仗,改為跟咱們合作了,這不是正好遂了阿父的心願嗎?好事也!看來如今這位秦王不像之前的秦王那麼可怕,阿父也可放寬心了!」
此話一出,氣得楚王完直想抄起附近最趁手的東西,去砸太子悍的頭。
看看隔壁老嬴家多會生兒子,再看看自家怎麼教也教不好的兒子,楚王完心中時常生出一種「天不佑楚」的悲涼感來。
若不是太子悍至少還有個「善於聽從別人意見」的好處,若不是太子悍的弟弟們在理政方面才能也沒比他好到哪兒去,楚王完都想直接換太子了。
正是因為膝下的幾個兒子都不爭氣,無法達到楚王完的心理預期,楚王完才會忍不住去惦記那個早早便被他拋棄的兒子。
與楚王完的其他幾個兒子相比,羋啟可以稱得上是極有才幹了——若羋啟沒有本事,即便他身負秦國王室血脈,他也無法在人才濟濟的秦國朝堂上身居高位。
要是楚王完後繼有人,羋啟對他來說,也不過是年少時一段不堪回首的過往罷了,根本不必在意。可偏生,這個被羋啟遺棄了的兒子,竟是羋啟諸多兒子中最有本事的那個……
一想到此處,楚王完的心情便複雜得難以言表。
他重重咳嗽了幾聲,而後問身邊的黃歇:「你覺得,阿啟會不會來見寡人?」
這些年來,楚國方面並未特意維護與羋啟的關係,楚王完還真不確定,憑著自己這張老臉,究竟能不能讓羋啟往楚國跑一趟。
「會。公子啟如今在秦國為官,總是要注重名聲的。王上到底是他親父,不管父子倆過去關係如何,如今王上……大限將至,無論如何,公子啟總是要回來看一眼的。」
黃歇回想著剛剛得到的情報,又道:「且秦王已任命公子啟為秦國使臣,前來探望王上。」
「秦王麼……」一提起那位秦王政,楚王完的心情便十分複雜。
他從衣袖中掏出一份已經寫好的書信,遞至黃歇跟前道:「寡人也不知,寡人這身子,究竟還能不能等到阿啟的到來。如若寡人能等到阿啟的到來,待寡人與阿啟說完話,你就悄悄地將這封書信燒掉。倘若寡人的身子不爭氣,等不來阿啟,你便將這封書信交給阿啟……」
這封書信,是這些日子以來,楚王完趁著自己尚有精力時寫下的。
在說完這番話後,他便又是一陣喘息。
黃歇一面上前將書信收好,一面輕拍著楚王完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