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歇緩緩吐出一口濁氣,對劉祿道:「先生應該有辦法聯繫上綱成君與公子啟吧?請安排我與綱成君和公子啟見上一面。」
他自己當然也能聯繫上蔡澤和羋啟,但他既然這麼說,顯然就是想利用非官方渠道,私底下與蔡澤和羋啟商談一番了。
劉祿點了點頭:「我這就去為春申君安排。」
那日,黃歇、蔡澤與羋啟進行了一場會面,誰也不知他們究竟談了些什麼。
唯有他們的心腹能看得出來,他們在離開的時候,面上的表情都頗為滿意。
楚王悍過世的第二天,楚國朝廷上下便因楚王的繼位人選,而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楚考烈王留給楚王悍的班底說,楚王悍才是最正統的繼承人。如今楚王悍既沒了,自然該由他一母同胞的弟弟繼位為王。這些人已在楚王悍身上傾注了不少資源,唯有接著支持公子猶,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他們的利益。
屈、景、昭三家的人則跳出來說,李太后與春申君關系曖昧,楚王悍與公子猶血統存疑,應當立公子負芻為新任楚王。
聽到這話的春申君當即便涼涼地開口道:「這話你們騙騙自己就行了,連先王都不曾懷疑過楚王悍與公子猶的血統,你們難道比先王更清楚他的房中事嗎?」
「這麼說,春申君是打算支持公子猶?」有人問。
「不,我支持公子啟。」春申君的一席話在楚國朝臣們之中激起了千層浪。
有人用不敢置信的目光看著春申君:「你瘋了,居然去支持一個秦人!你若讓他上位,日後,這楚國究竟是楚人的楚國,還是秦人的楚國?!」
「公子啟不是秦人,他身上流有先王的血脈,是我楚國尊貴的公子。」
「可先王根本不曾承認過他這個兒子!」
「無論先王承認與否,公子啟都是他的兒子,這一點毋庸置疑。況且,人的想法都是會變的。如今隨著諸位公子年歲漸長,才幹盡顯,先王后悔了。他曾與我說過,若是當初他繼位之後,選擇將公子啟接回來就好了。公子啟的才能遠在其余公子之上,有他在,定能穩住楚國。否則,你們以為先王臨終之前,為何要強撐著病體給公子啟留下一封書信?」
說到這裡,黃歇拿出了楚考烈王交予他的那封「遺書」。
那本是楚考烈王拿來算計羋啟和秦王之物,如今,卻成了楚考烈王中意羋啟這個兒子的證明。
這封書信上的字跡,的確是楚考烈王的字跡,只是內容與羋啟和蔡澤看到的那封書信早已大相逕庭。
楚國朝臣們將那封書信傳閱了一遍,只見上頭寫著一個父親臨終之前對虧欠多年的兒子的關懷之語。
末了,楚考烈王請羋啟留下來,襄助他的弟弟治理楚國。若他弟弟實在不肖,將楚國治理得烏煙瘴氣,羋啟可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