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令月一面說著這話,一面輕戳著嬴政的背。
在感受到對方的氣息愈發沉重後,李令月輕笑一聲,提醒道:「現在還是白日啊,阿政……」
她的話語,很快便消失在唇齒間。
自羋啟出發前往楚國,蒙恬與李信也率軍磨刀霍霍地殺向草原開始,嬴政便時刻留意著這兩處的動靜。
蒙恬處與李信處雖然應當不會有什麼意外,但嬴政還是讓老將王翦好生準備著,以便隨時為蒙恬與李信提供支援。
楚國處局勢複雜,即便綱成君蔡澤在楚國早有布置,嬴政也命令楚國的探子全力支援蔡澤等人,他還是不能徹底放下心來。
在嬴政放棄了直接強行攻楚的現在,每一步棋,對他而言都至關重要。
好在自秦國使臣入楚之後,一切發展順利,沒有太讓嬴政操心。
這兩件事牽制了嬴政太多的注意力,在一切尚未塵埃落定之時,嬴政自然沒時間去找李令月。
李令月倒是主動來過一次咸陽宮,但她也只是過來告訴嬴政,長安鄉處的春耕進展。除此之外,她讓嬴政別忘了提醒遠在草原的二人,一定要記得將那些珍貴的作物種子給帶回來。
至於楚國那邊的情況,李令月了解得不多,沒法給嬴政幫什麼忙。
畢竟先秦的資料缺失實在是太嚴重了,她就連昌平君叫羋啟,都是通過後世的考古得知的。若她去翻唐代的文獻,大抵也翻不到什麼。
後來《史記索隱》中那句「昌平君,楚之公子,(秦始皇)立以為(秦)相,後徙於郢城,項燕立為荊王,史失其名,」都要等待開元年間,才會被司馬貞整理出來。
在李令月的上一世,時人也是挖到了秦始皇十二年的銅戈銘文,上書「丞相啟、顛造」,後來又有人找到了秦始皇十七年的銅戈銘文,上書「十七年,丞相啟、狀造」,才知道秦國早年還有啟、顛、狀這三位丞相。
否則,只看史料文獻,昌平君本人都沒在歷史中留下名字。
他的三個接連做了楚王的弟弟,倒是留下了他們的姓名,大概是因為楚王終歸比尋常勛貴要惹人矚目一些吧。
楚幽王羋悍,如若沒有外力干預,他本該在繼位十年後去世。在那之後,他的同母弟弟楚哀王羋猶也同樣過了一把楚王的癮。但楚哀王僅僅只做了兩個月的楚王,就被異母弟負芻的門客給殺害了。可見從段數上來說,羋猶完全不是羋負芻的對手。=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