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就說來話長了……」大唐太女的目光變得有些悠遠,仿佛透過這扇門窗,「看」到了另一個戰火紛飛的時代。
七國之中,最先被滅的,是最為弱小的韓國。彼時,經過秦國不知多少次侵擾,韓國早已不復往昔的威風,只剩下了很小的一塊地。
接下來,她說到了秦國君臣是如何利用反間計,讓趙王遷自毀長城,臨陣換將的。在此戰之中,秦國君臣以最小的代價拿下了趙國。
而後,秦國在攻打魏國都城大梁之時,遭到了頑強的抵抗。魏國雖然敗落,但大梁仍是彼時防禦體系最為完善的城池之一,易守難攻。最終,秦將王賁劍走偏鋒充分利用地形,引黃河之水淹大梁城……
「說起來,山東六國之中,還是楚國抵抗最為頑強。楚王與楚國老氏族們平日裡雖各有各的心思和算盤,面對亡國之危,也難得往一處使力了……自然,那楚將項燕也著實悍勇……」
羋啟靜靜地聽著她的話,眸光閃爍,不知在想些什麼。
他忽然問道:「攻滅六國是何等大事,啟彼時定然不會閒著。不知那些將領在前線忙碌之時,啟在做什麼?」
大唐太女看著他,目光中罕見地流露出為難之色。
看到這裡,再結合秦王近日以來的異動,羋啟還有什麼不明白的?他沉聲道:「可是啟背叛了秦王?」
「你畢竟是楚國公子……」大唐太女點到為止。
「楚地從未有人承認我是楚國公子……」昌平君顯然不明白,他為何會背棄養育他的秦國,而選擇楚國。哪怕是出於個人利益的角度考慮,他也不該做出這種選擇。
「尋常利益,自然不能令你背叛秦王。可若是楚都被攻破,項燕以你的父系血脈勸說你擔起重任,擁立你為最後的楚王呢?」
羋啟陷入了沉默之中。
一直以來,他對父系那邊的人情感十分複雜,如果他當真身處那樣的境況中,他也不知自己會作何選擇。
在羋啟思考的時候,大唐太女極有耐心地等待他回國神來。
片刻後,羋啟又問:「秦王當真是天命所歸麼?」
「秦滅六國,乃大勢所趨。」大唐太女道:「自周平王東遷以來,王室衰微,諸侯爭霸,戰亂不休,黎民皆苦。」
說到此處,一絲嘆息從她喉頭溢出:「這戰亂持續至今,已有五百餘載。天下一統,既是大勢所趨,亦是眾望所歸。」
「眾望所歸……」羋啟喃喃道:「所以,秦王才會被後世稱為千古一帝?」
「始皇帝的功績不止於此,但這的確是他的重要功績之一,是他終結了這持續五百餘載的亂世。」
「所以,六國註定要走向毀滅?」羋啟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
大唐太女沒有正面回答他,而是道:「沒有人能夠逆著歷史的軌跡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