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雖未真正見過這位秦王后,但在他心中,已隱隱將這位秦王后擺在了敵人的位置上。
他未曾料到,自己有朝一日,竟還能收到來自這位秦王后的「家書」。
他亦不明白,秦王后這時候派人給他送來這樣一封書信,究竟用意何在。
若李牧的阿父李璣尚且在世,興許李崇還能與李璣敘敘舊。李牧與秦國那邊的親戚,卻是無舊可敘。
李牧打開了這封書信,書信中,秦王后直接自來熟地對著他喊上了「堂叔」,然後開始向他安利秦國怎麼怎麼好。趙國眼看著就要江河日下了,李牧當真不考慮一下收拾包袱,來秦國跟著他們這幫親戚一起幫秦王做事嗎?
書信相當簡短,語氣卻很熱絡。
仿佛秦王后與李牧不是未曾謀面的異國之人,而是昨日才見過面的親戚。
李牧在看完這封書信之後,將這薄薄的紙張放到了一邊。
此時,六國之地雖已有紙張開始流傳,但因紙張數量太過稀少,用紙寫就的書信,對於偏僻的代地來說仍是一樣極為稀罕的物事。
他垂眸看著這紙書信,深深皺起了眉。
如今,秦地變化不小,且秦地的變化,似乎皆由這位秦王后而起……偏生這位秦王后的行事,還這般讓人捉摸不透。
李牧實在搞不懂,她究竟意欲何為。
秦將見李牧放下了這封書信,忍不住上前道:「王后十分關心她的族人,若是她知道將軍在代地一切安好,便也能放心了。」
李牧神色冷淡地道:「李某不過是趙國一名粗人罷了,怎配與秦王后攀親?」
秦將見他有意與秦王后撇清關係,也不再多說什麼。
只是,不知怎的,秦王后與李牧的親戚關係一夕之間,傳遍了整個代地。漸漸的,連遠在邯鄲的趙王偃也有所耳聞。
秦軍最近又是幫著趙人剿滅蝗蟲,又是幫著趙人運送賑災糧,代地的黔首對秦人有所改觀。再加上他們無條件相信李牧,當他們聽聞秦王后與李牧有親時,他們自然不會多想什麼。
可對於身處邯鄲的趙王偃來說,就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兒了。
只見趙王偃在宮殿內不住地來回踱步,面上滿是被下屬欺瞞的憤怒。最終,他一揮袖子,將桌案上的東西全部掃到了地上。
「好個李牧,枉寡人這般相信你!你分明與秦王后有親,卻處心積慮地瞞著寡人,究竟是何居心?!」
對於趙王偃而言,李牧與誰有親並不重要,他手底下又不是沒有與他國王室有親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