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看後世明清之時,中舉人數時常高達兩三百人,多的時候甚至能有四百之數。但在大唐之時,進士科的錄取比例極低。
唐文宗李昂曾詔令:「歲取登第者三十人,苟無其人,不必充其數。」
這說的便是進士科。其余科目,如明經科,錄取人數比進士科要高上一些,但人數也不會多到哪兒去。
武皇時期,因武皇與李令月手底下缺人,放寬了錄取要求,此次進士科錄取人數為七十六人,明經科的錄取人數為一百二十五人,武舉的錄取人數則為六十二人。
考中之人自然欣喜若狂,沒考中之人則一個個失魂落魄。
不過,科舉難度畢竟擺在那兒,他們倒也有心理準備,因此,在失落過後,他們很快便收拾好心情,準備為下一次的科舉做準備了。
「此次考試是你親自主辦的,你對這些考生,可比朕了解多了。」武皇向李令月問道:「依你之見,該給這些人安排什麼樣的官職?」
若是讓這些人一下子湧入朝廷中樞,免不了會對如今的官員造成些許衝擊。
在武皇看來,讓一部分人頂替掉那些因為不識相而被她殺掉的大臣留下的空缺就好。余者或是作為儲備人才,留下來輔佐她們,或是直接派到地方去管轄地方事務。
李令月想了想,道:「我對他們也不了解,不如,讓他們進行輪崗,看看他們擅長做些什麼,一個月後,再正式為他們分配職務吧。」
朝中如今空出來的那些官職,自然誰幹得好誰上。不過,這至多只需要二三十人罷了。
李令月想趁著這一月之期,與這些官員預備役們接觸接觸,看看有哪些人思想比較開放,能夠接受新事物。
輪崗這個概念讓武皇覺得很新鮮。
雖則令兩百號人滯留京中,也需要消耗一定的成本。但只有一個月時間,朝廷倒還消耗得起。且她們也能夠趁著這段時間,加深對這些新晉官員的了解。
這麼想著,武皇便同意了李令月的提議。
李令月回到東宮之後,她朝著迎出來的明霏問道:「新來的女官們學習進度如何了?」
此次女科考試中,總共錄取了十四名女官,其中,十二人入了東宮,餘下兩人先是去武皇那裡報導,而後又被武皇派過來協助李令月辦事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