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靚麗的美人靜靜地依偎在垂垂老矣的李隆基身畔,讓他感到自己像是重新回到了年輕時一般。
那時的他,還是個鮮衣怒馬的少年郎,每日都有用不完的精力。
不過,少年時代的記憶,對於李隆基來說並不都是美好的。
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都生活在武皇的高壓之下,他每日都要為自家的前程甚至性命而擔憂,自然沒什麼心思與心愛的小娘子互訴衷情。
此時,李隆基大權在握,又有美人在懷,他便想好好彌補一下從前的遺憾。
在美人的笑靨中,他可以忘記自己日益老去的事實,忘記自己不斷流逝的生機……
當殿外的侍從來稟,道是宰相有要事求見之時,美妙的樂聲戛然而止。
李隆基不痛快地看著從殿外走進來的人:「什麼事?」
如果來人不是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只怕此時,李隆基已經將人給攆出去了。
楊國忠拿著手上的信件,對李隆基道:「聖人,安祿山反了!」
李隆基和楊貴妃聞言,滿臉都是詫異之色。
「你在胡說什麼?祿山是朕與貴妃的乾兒子,為人憨厚老實,最是忠心耿耿,他如何會反?」
李隆基想起楊國忠在朝堂上與安祿山不睦的事實,很快便為此事下了定義。
「定是你與他又鬧不痛快了,是不是?你們怎麼鬧,朕不管。可這次,你污衊祿山謀逆,未免太過了。」
李隆基這般寵愛楊貴妃,因她之故,提拔她滿門,按理說,他應該更加偏向身為楊貴妃兄長的楊國忠才是。可事實上,他是很懂得權術平衡之道的。
就如當初,李隆基那般寵愛武惠妃,在廢黜太子李瑛之後,卻未立武惠妃之子,而是立了不怎麼得他寵愛的李亨為太子。
武惠妃及其子壽王與當時的宰相李林甫十分親近,李亨卻與李林甫矛盾頗深。
對於李亨與李林甫明爭暗鬥之事,李隆基樂見其成。
唯有身邊的寵妃、寵臣與他的繼承人不是一條心,他才能放心地繼續寵愛他們。
否則,寵妃、寵臣與他的太子沆瀣一氣了,還要他這個皇帝做什麼?
李隆基這套平衡之道,放在楊國忠與安祿山身上,也同樣適用。
在李隆基看來,安祿山是個沒有任何根基,只能仰仗他的胡人,他可以放心地對安祿山委以重任。楊國忠則是他寵愛的貴妃的兄長,又慣會討他喜歡,他自然也樂意重用楊國忠。=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