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熒幕中,李隆基的軍隊已經行至了馬槐坡。將士們不肯再繼續前行,他們揚言安史之亂,是楊國忠、楊貴妃引起的,他們絕不會拿自己的命去保護禍國殃民之人。
最終,李隆基頂不住壓力,賜楊貴妃自盡。
楊貴妃看到這一幕,面色蒼白地捂住了自己的嘴。
原來,被縊死在馬槐坡,就是她的結局嗎?
入宮本非她所願,只是她難以違抗聖旨,不得不離開了原本的夫君壽王,去侍奉自己的公公。她本以為,好生順著李隆基的心意,將日子過下去,也就罷了。
可楊玉環萬萬沒有想到,有朝一日,隨行的將士們竟會將安史之亂的根源歸結於她。
是,與那些遭災的百姓們相比,她的確不算無辜,畢竟她的兄長楊國忠因她而得到重用,謀反的安祿山,是她的乾兒子。
可與李隆基相比,她簡直太冤枉了。她並不插手朝中政務,所言所行,大部分時候都順著李隆基的心意。
朝中大事是李隆基做的決定,奸臣是李隆基執意要信的,忠臣是李隆基下旨誅殺的。這些將士們不敢直言李隆基之過,便將一切罪名安在了她楊玉環的身上……
當楊貴妃看到熒幕中的李隆基派高力士親自送來白綾之時,面色慘白。
她早就該知道的,在這個男人心中,永遠只有他自己是最重要的。
楊貴妃低下頭,掩住了眸中對李隆基的怨恨之情。
她看著李隆基逃入蜀中,太子李亨在其第三子李倓的勸說下,選擇留下來與叛軍抗爭。
最終,李亨在靈武稱帝,遙尊李隆基為太上皇。
看到這裡,楊貴妃的心中充滿了諷刺。
如果她該以死謝罪,那麼,他呢?憑什麼他還可以好端端地繼續做他的太上皇,苟且偷生?
太平公主說得不錯,李隆基,是最沒資格講「公平」二字的人。
與此同時,在場的其餘大臣們,心情也久久難以平靜。
這熒幕中的畫面採用了3D技術,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儘管這一切還未發生,但對於這些大臣們而言,好像真的親身經歷了一遍安史之亂。
在看到一幕幕慘烈的景象之後,在場的大臣們無法再用以往的態度來對待李隆基。=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