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些不贊同的目光,李顯毫不客氣地瞪了回去。
來啊,互相傷害啊!
之前要擁立他上位的時候,說得那麼好聽,現在休想見勢不妙,就把鍋都甩給他!
既然要從他這裡得從龍之功,如今他們「從龍」失敗了,也總得付出些代價才是。
李顯回想起上回兄長李賢被處死的情形,愈發發了狠。
李賢只是覬覦皇儲之位,出手陷害李令月,就落得了那樣的下場。他這回可是直接朝著王位伸手了,也不知道武皇會怎麼處置他。
反正,要死大家一起死。黃泉路上有人相伴,他也不會孤單!
李顯與周圍的大臣們相互推諉責任的做法,倒是把武皇給看樂了。
她淡淡掃了李顯一眼,心中暗道,廢物點心果然爛泥扶不上牆,哪怕他穿上龍袍,也沒個皇帝樣兒。
武皇沒興趣聽他們在朝堂上唱大戲,便出聲呵斥道:「閉嘴!朝堂上吵吵嚷嚷的,成何體統!誰對朕忠心,誰對朕不忠,朕自有分辨!」
這般說著,武皇的目光從後世發動了「神龍政變」的幾個人面上掃過。
這些人中,有的人已經站在了朝堂上,有些人卻還在地方為官,未進入到朝廷中樞。
後世之行,武皇和李令月並不是光顧著幫李隆基收拾爛攤子去了,她們也收集到了許多有用的信息。
武皇的目光從張柬之、崔玄偉等人身上掃過,眼中浮現出森然殺意。
這時候,李旦不由慶幸自己慢了半日功夫。
若是他早於李顯趕回長安城,現在該跪在武皇面前惶恐不安的,可就要換成他了。
張柬之看著李顯在武皇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樣子,感到大失所望。這就是他一心想要匡扶的李家正統繼承人嗎?
李家先祖中,不乏才能出眾之輩,怎麼到了這一代,本該扛起重擔的皇室男丁,還不如女流之輩?
「起來,不要對太后跪!太后失蹤半月,聖人作為太后與先帝存活的兒子中歲數最長者,登基為帝有何不對?如今滿朝文武百官都認可了您作為新帝的身份,哪怕是太后回來了,她也得以您為尊,將大權歸還給您!您究竟為何要向太后低頭,為何要跪?!!!」
張柬之似是在勸諫李顯,又似是在藉由此事發泄自己心中的不甘。
李顯在聽到這番話後,面上卻露出了驚恐的表情:「我究竟與你多大仇多大怨,你為什麼要這樣害我?」
他阿娘都回來了,張柬之到底明不明白?!張柬之執意要讓他繼續稱帝,莫非是嫌他死的還不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