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嬴政來說,這雖然是天降橫鍋,但他並未覺得如何,反而自發地站在「秦王」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攻滅六國,問鼎天下,這是他們幾代秦王共同的願望。
屈原既然愛楚國愛到願意以身相殉的地步,那麼,他的立場和秦王們的立場便是矛盾的。
即使他能夠活到嬴政的,恐怕他也會因為楚國被秦國所滅而選擇殉國。
「我明白你的意思。不過,作為悲情角色,屈原的故事中,總需要一個反派人物。對於後世的許多人來說,他們沒有必要明白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樣的,他們只需要一個精彩的故事。」
嬴政無話可說。
不過,他著實沒有料到,屈原這個不曾被他們放在眼中的小人物,在後世名氣竟比他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更大,比任用屈原最後又放逐屈原的楚懷王更大,也比那個被秦人搶走了國都的楚頃襄王更大。
時隔多年,許多人已經不記得當時的楚王和秦王是誰,他們卻依舊記得屈原的名字,知道屈原的事跡。
這讓嬴政如何不心生感慨?
「看樣子,文字和思想的力量,比寡人原本預料中,更加強大。」嬴政道。
「是啊。」李令月也跟著感慨了一聲,而後問道:「我取的這幾個名字,你覺得如何?」
嬴政:「尚可。」只是,一想到令月竟如此推崇屈原的詩句,屈原又是楚國死忠,嬴政便覺得哪裡怪怪的。
李令月看出了嬴政心中的想法,對他道:「阿政,你也別總想著屈原是楚人。等到你一統天下,楚地,也是大秦的一份子。」
「你說得是。寡人雖有一統天下之志,這心態一時半會兒還沒有轉換過來。」
至少,他還沒有將楚國的先人,當做華夏的先人來尊敬,並正視他們的功過。
聊完給孩子取名的事兒,太醫便來給李令月診脈了。
嬴政靜靜地在一旁看完了整個過程。
他看見太醫敦促李令月早點休息,李令月當著太醫的面,表現得很好,一背過身去,就朝著嬴政露出了一個苦臉。
這些日子,李令月聽太醫來來回回地說這些話,聽得耳朵都要起老繭了。
李令月難得露出這般孩子氣的表情,也讓嬴政眉眼柔和了些許。
等太醫離開後,嬴政對李令月道:「十日後,我要出門踏青,屆時,帶你看看我大秦如今的面貌。」
他知道李令月這陣子被憋狠了,便有意「帶」李令月出去放放風。
雖然他是不能親自帶著李令月出去遊山玩水,但藉由熒幕的便利,讓李令月跟隨他的視角一起看看外頭的景象,總能讓李令月心情疏闊些。
李令月聽了這話,卻頗為鬱悶:「我出都出不去,你卻遊山玩水給我看,你確定你這是在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