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另一邊的李斯倒是進展十分順利。他操著一口帶有楚國口音的趙國話,跟本地的一名小商販聊得很是開心。
這小商販名叫「杆」,無姓氏,是本地的一個布販,瞧著頗為樸實。
當李斯特意與他套近乎,又送了他一份從「母國」楚國帶來的小禮物後,迅速取得了「杆」的信任。
「你在楚國好好的,為什麼要來我們趙……趙地經商?」
杆不解地看這眼前說想來趙地經商的李斯:「我們現在,被秦人管著了。秦人凶著哩,這也不許,那也不許。我都不知道,我這生意還能做幾天。」
「哦?」李斯一聽這話,就知道事有不對。
嬴政接收趙國之後,明明有派遣秦國官吏向底層黔首講解秦法,並對他們加以安撫。為何趙地黔首還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李斯偷瞄了嬴政一眼,又看向了眼前的杆:「我聽說,秦王更改了律法,秦國不少人都稱讚秦王仁德。難道,這竟然是假的嗎?」
經過變更之後的秦法雖然比趙國律法嚴格細緻一些,但秦王政已經減輕甚至取消了一些肉刑,也不再在一些細枝末節的事情上對底下的人加以限制。
首次觸犯秦法,所犯罪行不嚴重的,多是以教導為主,懲戒為輔。屢教不改的,或是犯的事比較嚴重的,才會嚴懲。
秦王政考慮到趙地黔首們一開始可能不適應秦法,還讓底下的官吏一開始執法時莫要太過嚴格,要反覆向趙地黔首們講解秦法,並讓他們了解遵循秦法的重要性。
秦王政的這種做法,與法家一貫的強硬理念是違背的。在法家的理念中,由他們負責制定律法,底下的黔首們只需要無條件服從即可。作為當代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甚至覺得秦王政的手段太過溫和了。可秦王政執意如此,李斯也沒有辦法。
按理說,秦王都這麼做了,趙地黔首們應當不至於無所適從啊。
究竟是有人陽奉陰違了,還是這些黔首們貪心不足,想要爭取到更好的待遇?
「倒也不全是假的。我們遭遇蝗災沒有糧食吃的時候,秦王讓人來給我們送過糧,秦王好人哩。可,可前幾天,我的鄰居攤子讓人給沒收了,說是違反了秦法。」
杆眼中露出了一絲茫然之色:「我不知道他做錯了什麼,我也不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了。」
他不知道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明明趙王偃向秦王政投降的時候,他們還暗中期待過能夠在秦王政的手底下過上好日子。可為什麼在秦王接管趙地之後,他們期盼的好日子似乎來了,又似乎沒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