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高帽子戴的,仿佛李令月只要放過了赤瑪倫母子,放過了吐蕃王族,她就是「李世民第二」一樣。換個人來,恐怕此時已經被赤瑪倫捧得下不來台了。
不過,從李令月的面上,赤瑪倫卻看不出多少欣喜之色,這也令赤瑪倫心中微微一沉:她是事先調查過這位太女殿下,知道她對自己的先祖十分推崇,這才拿李世民來跟李令月類比的。這位太女年紀輕輕,卻如此沉得住氣,看來,想要說服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134章
「你覺得,我大唐缺屬國嗎?」李令月靜靜地注視著面前的女人:「依照我大唐現在的國力,只要我大唐發話,多的是小國願意奉我大唐為主!」
這條件,吐蕃要是早幾年提出來,武皇說不定會欣然接受。
畢竟,那時候,大唐還沒有研製出如此厲害的火器,也沒有能夠在高原地域作戰的部隊。
要是那會兒吐蕃就成了大唐的屬國,現在,大唐反而礙於道義不好輕易對吐蕃動手了。
可惜,吐蕃幾次三番與大唐爭鋒相對。現在,唐軍已經打上了青藏高原。倉促之下,無論是噶爾家族還是吐蕃贊普都無力應戰。
吐蕃都被人把刀架在脖子上了,才說要給大唐做屬國,赤瑪倫憑什麼覺得大唐會接受呢?
「那麼,太女殿下究竟是何意?」赤瑪倫也很快就領會到了李令月的意思。
一想到吐蕃王朝的基業就要敗在自己手中,她就心情極為複雜。
赤瑪倫雖然知道李令月不會輕易因為她的話語而產生動搖,但她還是試圖做最後的努力。
「即使您覆滅了我們的王朝,各大部族也不會輕易聽從您的命令。您可以利用武力在這裡駐軍,並建立起一個新的朝廷來。但最終,您得到的,只會是一個混亂而又無序的地方。」
「我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我們的生活習慣,跟中原王朝有很大的不同。即使你們派人來管理我們,我們也未必會聽從你們的安排。這不是因為我們蔑視來自大唐的命令,而是因為,我們認為,大唐的官員無法真正理解我們。」
赤瑪倫直視著李令月,不肯放過她臉上任何一個細微的表情:「吐蕃人還是需要由吐蕃人來進行管理,我可以為您做這個橋樑。我年幼的孩子,是我獲得權力的倚仗,您可以將他帶回長安,這樣一來,我在吐蕃就不敢胡來。我敢打賭,整個吐蕃,您再也找不到比我更好用的棋子了。」
李令月思忖片刻,開口道:「你的話語十分動人。不過,你搞錯了一件事。當我們大唐的軍隊攻入布達拉宮的這一刻,大唐在吐蕃設立吐蕃都護府,就勢在必行!我大唐不會允許你們的王朝繼續以任何形式存在下去。日後吐蕃地區的最高長官,必須由大唐來任命!吐蕃也必須接受大唐的駐軍!」
「往後,吐蕃的每一項重大抉擇之前,都必須有大唐的參與。吐蕃的管理者可以是吐蕃人,但這個吐蕃人,必須得到朝廷的認可,成為朝廷委派的官員!」
李令月當然相信,如果她答應了赤瑪倫提出的條件,在大唐強盛期間,吐蕃對大唐會恭順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