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些官員則對此事秉持著可有可無的態度。去吐蕃為官,風險與機遇並存。若是選中他們了,他們就去,若是選不中他們,他們就不去。
武皇在上方將底下官員們的神色盡收眼底:「令月的確向朕推薦了一個人。此人是吐蕃當地的人,令月在與她交談的過程中,發現她胸有溝壑,可堪大用。」
「吐蕃人……」一些大臣們不由自主地皺起了眉。
但很快,他們的眉頭就放鬆了下來。吐蕃人的確對吐蕃當地的情況更加了解,要是當地的貴族或者權臣向太女投降了,太女任用當地人治理當地人,倒也說得過去。
「不知這人是吐蕃的哪位大臣?」
這些年,大唐與吐蕃戰戰和和,朝中大臣們對於吐蕃王庭的一些重要臣子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在他們想來,李令月推薦的人,多半是噶爾家族的人,再不然就是吐蕃那幾大尚族的人。
至於底層人,他們根本就沒考慮過。吐蕃王朝階級固化嚴重,底層人很難擺脫農奴的身份。李令月要是提拔一個農奴來管理吐蕃,那才是真的要出亂子,她不可能犯這種錯誤。
武皇看著眼前的官員們,緩緩開口道:「是最後一任吐蕃贊普的母親,吐蕃太后赤瑪倫。」
她的這番話,在朝中掀起了軒然大波。
「荒謬!怎可讓吐蕃太后繼續管理吐蕃?吐蕃既然已經向我大唐投降,原王室之人就得全部拘押進京,防止他們在當地作亂!」
「是啊,這太后還是一個女娘……我大唐可沒有任用女娘作為朝中正式官員的先例啊!」
許多官員能接受女子以帝王生母的身份干涉朝政,但他們無法接受女子成為他們的同僚。他們更加無法接受,在此之前名不見經傳的一個女人,就因為是吐蕃末代贊普的母親,居然就能一躍成為吐蕃都護!
他們窮盡畢生精力,都不一定能夠坐上的位置,為何那位吐蕃太后輕輕鬆鬆就能坐上去?
武皇的話,遭到了朝中官員們的強烈反對。
武皇被他們吵得腦袋疼,她一面用手指摁揉著自己的太陽穴,一面道:「都給朕閉嘴!」
朝中的官員們這才安靜了下來。
距離武皇上一次大開殺戒還沒有過去多久,朝中官員們並不想親身嘗試惹怒武皇會是什麼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