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與尋常人是不一樣的,她可以同時有多副面孔。她可以一邊與人談笑風生,一邊取人性命。
看樣子,武皇在外頭殘忍狠辣的名聲,並不都是以訛傳訛。
那日,杜松芒布傑在與自己的語言老師丁佩蘭見面時,有些茫然和後怕。
「我,我先前在聖人面前,是不是太隨意了?」
「你不必太過緊張。」丁佩蘭溫言安撫道:「吐蕃剛剛被納入大周的版圖中,聖人與太女為了安撫人心,勢必不會對你們這些吐蕃降臣太過嚴苛。只要你們不去觸碰聖人的底線,聖人是不會對你們怎麼樣的。」
聽了這話,杜松芒布傑若有所思。
原來,他的那些同族們突然被武皇制裁,是因為他們觸碰到了武皇的底線嗎?那麼,武皇的底線究竟在哪裡呢?
杜松芒布傑的面上褪去了幾分青澀稚嫩,多了幾分穩重。他決定,按照臨行前他阿娘叮囑他的話來做——少說,少聽,多觀察。
這一回,杜松芒布傑在收到來自朝廷的請柬時,幾乎立刻就準備了起來。
他雖然不知道,為什麼連他都能夠收到請柬,但他一定要保證這一次的大明宮之行萬無一失。
今日的陣勢瞧著比那日杜松芒布傑覲見武皇時還大。不止朝中官員,就連命婦們,也齊聚在了含元殿中。杜松芒布傑擠在這些人中,十分不起眼。
含元殿中的人,都在談論著那對尚未露面的兄妹。
他們才是今日真正的主角,也是眾人關注的焦點。
第139章
武皇這般看重李令月所出的兩名子嗣,這對於李令月的支持者們來說自然是一件好事,可對於李顯和李旦來說,就讓他們心中不是那麼痛快了。
這人吶,就怕對比。
往日李令月沒有誕下孩子的時候,他們心中還沒有什麼想頭,畢竟武皇對於她的孫輩都是一視同仁地忽視。
可現在,武皇對李令月一雙子女的看重,襯得他們以及他們的孩子像是撿來的一般,這就讓他們的心情十分複雜了。
當然,李顯和李旦心中雖有些不是滋味兒,他們倒也沒打算做些什麼。
他們沒有繼承父母的殺伐決斷,他們的性子中本就帶著幾分優柔寡斷。若非武皇看出他們成不了什麼器,也不至於容忍他們至今。
……
在含元殿中,武皇鄭重地將李令月的一雙子女介紹給了滿朝文武以及外國來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