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與四大尚族打交道的過程中,他們向我表示,他們不在意統治他們的究竟是吐蕃王族成員,還是大唐朝廷。他們在意的是,他們能否最大限度地保留自己的利益。」
「您在吐蕃境內迅游的這幾個月中,我僅僅只是試探性地進行了幾個微小的變革,就招來了那囊氏和琛氏的反感。當然,因為這幾個變革帶來的利益糾紛無關痛癢,我最後還是順利解決了這些問題。如果要進行更大、更全面的變革,恐怕我會壓制不住。」
說到這裡,赤瑪倫的面上浮現出幾分憂色。
她恐怕是整個吐蕃最為了解李令月的人。她知道,李令月對普通的民眾存著令人難以理解的看重和關懷之心。
儘管李令月沒有一上來就朝吐蕃的等級制度開刀,但最終,農奴制是肯定要被廢黜的。
兇殘的苯教也註定得不到李令月的歡心,李令月肯定會大力扶持佛教,與苯教相抗衡。
利益之爭,信仰之爭……赤瑪倫幾乎能夠想像到,不久後,吐蕃將要迎來一場又一場動亂。
「那是當然。」李令月眉眼冷肅地說道:「變革就沒有不流血的。我要保障民眾的利益,提高吐蕃地區普通民眾的地位,就必定會損害到既得利者的利益。對此,我早有準備。」
「那麼,您是怎麼打算的?」赤瑪倫問。
「孤已經下令,將駐紮在原吐谷渾地區的五萬大軍以及駐紮在安西四鎮的三萬大軍調派過來。此時,大軍怕是已經抵達吐蕃邊境了。」
李令月用手指敲擊著桌面:「如果四大尚族願意好好談,孤可以給他們一些優惠政策。比如,接下來孤要在吐蕃發展一些產業,在同等條件下,他們有優先經營這些產業的資格。再比如,孤可以每年給他們一些大唐太學的入學資格,他們可以派遣家族中的子弟到我大唐進學。若他們能夠通過我大唐的科舉考試,便可在我大唐為官,亦可選擇在畢業之後回到吐蕃,進入吐蕃都護府。」
「條件是可以談的,孤可以在能力範圍內,給予他們一定的優待,以此來彌補他們的損失。但孤的底線不會變,農奴制一定要廢黜!日後,吐蕃地區的民眾,不再是貴族們的私人奴隸,而是我大唐的子民!若舊貴族需要讓普通民眾為他們做工,可以採用僱傭的形式,給他們結算工錢。」
「孤要將整個吐蕃地區的民眾都調動起來,讓他們為我大唐創造價值,也為他們自身創造價值,而不是僅僅只為幾個貴族服務,你明白麼?」
赤瑪倫聽著李令月的話,逐漸理解了李令月的用意。
李令月這般維護吐蕃那些身份低微的農奴,並不僅僅是出自一片善心,更是要將那些農奴變成大唐的百姓,讓那些農奴心向大唐。
如今吐蕃的土地上,只有不到一成的是貴族,超過九成的人都是農奴。如果李令月能夠將這些「吐蕃貴族們私有的農奴」,變成「大唐的農奴」,那麼大唐就成了吐蕃地區最大的奴隸主,大唐也能夠藉此機會真正鞏固他們在吐蕃地區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