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大臣們的神色變得有些糾結。
都護是極為重要的封疆大吏,按理說,他們該爭著將自己的人安排過去才是。
可北天竺太過偏遠,跟朝廷之間還隔了一個吐蕃。他們要是真把自己精心培養的人才送過去,這些人跟被流放也沒有什麼區別了。遠離朝廷中樞,必定會導致這些人淡出權力中心。
除非這些人能夠在北天竺做出一定的政績來,以此作為接下來晉升的跳板……而這條路,不可控因素實在太多了,遠不如按部就班發展收益大。
不過旋即,朝中大臣們又想起了同樣位置偏僻的交趾郡與海南……
原本的交趾郡與海南是流放之所,官員們也只有被貶謫才會去那兩個地方任職。
可現在,交趾郡與海南已經成為了大唐極為重要的糧倉,這兩地每年產出的糧食,可養活上千萬百姓。
除此之外,隨著航海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大唐境內的港口和造船廠數量也在不斷增多。海南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被列為了重要的海港建設地。
雖然這港口暫時還未建成,但海南已經得到了不少資源。去海南遊歷過的人,回來之後都說,海南再也不是從前那個荒涼偏僻之地了。
正因如此,這些年,在海南和交趾郡為官的官員,反而比其他地方更容易出政績。從前官員們避之不及的這兩個地方,如今卻有人爭著搶著要去。
北天竺地區,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容易「撈政績」的地方呢?
武皇看著底下的大臣們思量、交談的模樣,開口道:「歷來這邊關要地,在任命長官之時,都得慎之又慎,忠心、手段、能力缺一不可。若是邊關的長官不可靠,極易釀成兵變之禍。北天竺與我大周國情不同,又是首次被納入我大周國土,這首任天竺都護的人選,自然十分重要。」
她的這番話,堵住了一些想要安排自己人去北天竺就職的官員。
武皇說得不錯,邊地的長官沒那麼好當。一個弄不好,非但沒有功勞可以撈,反而會惹禍上身。
如今在朝中的官員,雖然各有各的小心思,但他們中,大多數都是干實事的——不干實事、只想著黨爭的那些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武皇清理掉一批。能夠留下來的官員,多少還是要考慮大局的。
宋璟向武皇提議道:「若論忠心,怕是無人能及得上聖人的至親血脈。皇太女開疆擴土,廬陵王或豫王鎮守邊疆,兄妹聯手平定天下,倒也是一樁佳話。不如,聖人直接派遣兩位王爺中的一位擔任天竺都護?」
廬陵王指的是李顯,豫王指的是李旦。這二人,如今都被武皇打發回封地去了。
=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