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在重大事情上,太女殿下幾乎從未出現過決策失誤。
「太女殿下的決策,我們自然是信服的。只是,她常年身在邊關,與這女官並未相處多久,對這女官又能有幾分了解?許是這女官用花言巧語矇騙了太女殿下,也未可知!」
雙方人馬你來我往,唇槍舌戰,戰況十分激烈。
武皇由著他們吵了一會兒,再次喊停。
李令月的確沒有指名道姓,說讓丁佩蘭擔任天竺都護。她只是請武皇為她留心一下,看看女官中有沒有可塑之才。
女官正式邁入朝堂的每一步,都走得極為不易。像吐蕃和天竺這種剛剛打下來的地盤,朝臣們還沒怎麼放在眼中,這種地盤拿來給女官們練手,是最合適不過的。
朝臣們還能對外放的地方挑挑揀揀,女官們卻幾乎沒有什麼選擇的餘地。
她們想要正式邁入朝堂,就必須抓住每一個能夠抓住的機會,她們得比已經站在朝堂上的那批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而李令月也會儘可能為每一個有才能、有遠大志向的女官創造這樣的機會。
若女官中當真有才幹出眾之人,力排眾議,將她拔擢為天竺都護,在李令月看來也沒什麼不可以。即使不能一步到位,直接讓女官成為天竺都護,至少要讓女官先從副都護做起,積攢一些政績。
李令月對她親自招進來的那批女官一視同仁,她並不在乎誰來天竺,她只關心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是武皇選中了丁佩蘭,並誤導朝臣們,讓朝臣們以為丁佩蘭是李令月推薦的人選。
在朝中,自然是武皇這個皇帝說話更管用,可提及天竺,眾人無疑對於李令月的判斷更加信任。
「好了,你們的意見,朕已經聽到了,你們說得都有道理。女官丁佩蘭此前未曾擔任過任何要職,缺乏經驗,直接任命她為天竺地區的都護,的確不妥。但令月為我大周立下大功,朕也不好駁斥令月,讓令月失了顏面。」
「傳朕旨意,冊封大將軍尉遲循儼為天竺代理都護,代理期滿之後,轉為正式都護。女官丁佩蘭為天竺代理副都護,輔佐尉遲循儼處理天竺地區的事務……」
尉遲循儼跟隨李令月南征北戰,立下了極大的功勞,武皇要冊封他為天竺都護,朝臣們倒是沒有什麼可說的。
只是,他們在聽到「代理都護」和「代理副都護」這些字眼時,敏銳地意識到,日後,這「代理」二字,怕是會成為官員們的常態。
原本,官員們接到任命,就可直接上任,現在,他們卻多了一個「考察期」。
可官員們說不出什麼反對的話來,畢竟,大家同朝為官,憑什麼吐蕃和天竺能設代理都護,其他地方不能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