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人圍攻東羅馬帝國都城君士坦丁堡的時候,也才動用了十幾萬的兵力,他們遠征大唐,怎麼可能調派這麼多的人手?
即使阿拉伯人征服了不少地方,可以就地徵兵,短時間內,也難以湊出這樣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來。
況且,管理一支由異族組成的大軍,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一個鬧不好,大軍指不定就要陣前反水了。
李令月更傾向於是阿拉伯帝國為了引起大唐的恐慌,虛報了數字。
但總體而言,形勢依然十分嚴峻。能夠假稱麾下有五十萬大軍,那麼阿拉伯帝國的大軍少說也有十數萬之眾。
而李令月麾下駐紮在北天竺的軍隊,僅僅只有將近兩萬名士兵。
邊境一些小的都護府,是不可能動輒屯軍超過十萬的。
別看李令月現在只在北天竺囤了兩萬士兵,可這兩萬名士兵的口糧,需要數倍的人馬給他們送來。
幸好北天竺適合種植作物,等到今年的糧食成熟了,駐紮在北天竺的士兵們就可以自給自足,不再需要依賴朝廷從其他地方為他們提供糧食。
到了那時,李令月也可以計算一下恆河平原的人口和耕地數量,酌情將駐紮在北天竺的士兵數量增加一些。
先前李令月曾在西北部經營了數年,西北部有一些地方並不適合種植糧食,這些地方就需要朝廷為他們募集糧草。
負責運送糧草的人,往往路上需要消耗掉十幾斤糧食,才能將一斤糧食送到邊關將士們的口中。漫長的補給線,足以拖垮朝廷的財政。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小的都護府能養個兩三萬常駐軍,就不錯了。
在李令月看來,後期可以將天竺都護府的士兵人數增加到三四萬人,再多就沒有必要了。邏些畢竟離北天竺不遠,需要的時候,北天竺這邊可以隨時向吐蕃都護府求援。
現在,李令月也打算這麼做。
北天竺距離長安實在太過遙遠,李令月要是向長安求援,等長安援軍趕到,恐怕黃花菜都涼了。與其如此,還不如指望指望吐蕃呢。
李令月當機立斷,給赤瑪倫寫了一封求援信。信中,她要求赤瑪倫募集一支由十萬人組成的大軍來馳援北天竺。
至於她——在援軍趕到之前,先想辦法拖延一下阿拉伯帝國進攻的步伐吧。
此時,李令月的心情十分沉重,她雖然手頭有將近兩萬軍隊,卻分散在北天竺各地。
如果沒有後顧之憂,她的人憑著手中的火器,也不是不能跟阿拉伯人硬剛一把。=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