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乃大唐皇儲,奉我大唐皇帝之命征討高句麗!高句麗將前隋將士們的屍骸做成京觀,又截斷新羅向我大唐進貢的道路,不僅將前隋的臉面踩在了腳底,也是對我大唐的蔑視!犯我大唐者,我必誅之!」
突然被空投到平壤戰場的李淵、李建成和李世民等唐初之人:「大唐?」
李淵看著那如同戰神一般驍勇的女將,喃喃道:「上蒼降下這樣的畫面,莫非是在預示我大唐拿下高句麗?」
可大唐初立,天下尚未徹底歸心,各處仍然叛亂不斷,又有突厥在一邊虎視眈眈。他就算想要拿下高句麗,也有心無力啊!他要是這會兒派兵去征討高句麗,恐怕他立馬就會成為楊廣第二!
秦王李世民上前道:「阿耶,興許這是上蒼垂憐,讓我們藉此契機窺得幾分後世景象。上蒼只是提醒我們,不可忘了高句麗帶給我們的恥辱,未必就是讓我們立刻兵臨平壤。」
高句麗帶給前隋的恥辱,李世民一日也不曾忘過。前隋雖亡,可前隋的百姓便是今日大唐的百姓,大唐接受了前隋的江山,自然也繼承了這些國讎家恨。
只是,事有輕重緩急,在大唐沒有坐穩江山之前,斷然不可能再去碰高句麗這塊燙手山芋。
與之相比,李世民更在意那個自稱是大唐皇儲的女將。
她不僅是個女子,且面容與他還有幾分肖似。他一見了她,心中便生出幾分莫名的親近之感。
「秦王還是別不懂裝懂了!若是錯誤地解讀了上蒼的示警,豈不是會壞了我大唐的大事?」
齊王李元吉的話,讓李世民將心神收回來。
一種熟悉的疲憊感湧上了李世民的心頭。
每次都這樣,只要是他贊同的,太子一黨就要反對。即使是關乎到國家利益之事,在他們心中也不如他們的私利重要。
同一時間,「出現」在戰場另一端的平陽公主李三娘激動地道:「世民,你瞧瞧,那是不是令月?這麼些年過去了,也沒有她的消息,我一直很擔心她。如今看來,她過得倒是不錯。她手底下的兵將,都對她十分敬服。她又攻破了高句麗的都城,待她回京,威望只怕會更高。」
已經登基多年的李二陛下,有些無奈地撫了撫額。
這些年來,他和身邊兒的人都變了許多。只有李三娘,似乎一直未變。
哪怕李世民已經登基為皇,李三娘私底下仍然喜歡直呼他的名,而不是恭恭敬敬地喚他一聲陛下。
眼下,上蒼降下示警,李三娘的第一反應是關心畫面中的李令月,而不是畫面中透露的信息……
不過,倒也無妨,有他護著阿姊,阿姊只需要做她想做的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