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引用自《詩經mdot行葦》)
謳者們連唱四闋,樂曲歡快,這是一首熱烈歡迎賓朋的詩歌,順便表達了兄弟姐妹團結一心的美好祈願。
一曲奏畢,大家都很滿意,尤其齊王於最滿意,她欣然瞧了鄭伯一眼,誇他上道。
以齊王為首的各國國君輪流發表了幾句誇讚和感謝的句子,也是各自旁徵博引,口吐錦繡。
各位國君即使平時在自己的宮闈里玩樂無度,但是到了這正式盟會的場合里,誰也不落下風,表面文章做的一個比一個好。
國君與文人不同,他們從小學習的一切詩詞歌賦,都是為了日後政治的功能。作為國家的代表,他們在集體盟會時要能即興賦詩,出口成章,拉近與賓客的關係,不能只會喊ldquo彩,彩,彩rdquo和ldquo妙,妙,妙rdquo。
等國君們都彬彬有禮的贊謝一輪,隨後鄭伯適時提樽,邀各位共飲一杯。至此,便是完成了第一輪的外交辭令,在天下公認的禮儀中,以上過程叫做mdashmdash詩賦外交。
這樣的外交方式,雖然非常繁複累贅,但是用詩賦作為外交辭令,對於一些不便明講的事,就可以採取暗示,針對敏感的問題,就可以作彈性解釋,婉轉而又微妙;
國君與外交官們用吟誦詩賦的形式來闡述自己的思想和態度,或頌揚或恐嚇,或友好或嘲諷,或請求或承諾,或逢迎或拒絕helliphellip即使不合雙方之意,也不會撕破臉,傷了國君面子,大家依然可以言笑晏晏,氣氛融洽,進退有度。
這在外交中非常重要,能夠為談判創造模糊的空間,一切實用的、冰冷的外交算計都暗藏在這些溫文爾雅的吟誦聲中了。
等鄭伯姒好坐下了,漢王樞自然而然站了起來,為表失期歉意,她理應在東道主做完開場白之後向大家交代一番。在商談正事的盟會中,這種禮節性的道歉最好越早做越好,如果太晚,處境將比較尷尬。
所以她切入的時機非常合適。
劉樞站起來的時候,其他人的目光就不約而同集中到她的身上了,大家都想看看,這位傳說中無能暴戾,踐祚二十三年還未親政的女王究竟是個什麼角色。
劉樞清晰又富有感情的語調在高台上擴散開來:
ldquo鴻雁於飛,肅肅其羽。之子於盟,失路於野,念茲在茲,罪咎何尤!rdquo
她講完,身後的酈壬臣也明白了她的意思。沒錯,漢國此次的禮讚官,劉樞選酈壬臣來做。
酈壬臣敏捷地體會出了劉樞想表達的意思,這話是說:
秋天的冷雨氣候實在惡劣啊,連南飛的鴻雁都在艱難抖動翅膀,我們非常樂意來參加此次盟會,但實在不小心耽誤了路程,心中憂愁萬分,對於自己的過失,一直在反思和懊悔,希望得到長者的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