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於收回了視線,整理思緒,提高聲量道:
ldquo孤行其野,芃芃其麥。控於大邦,誰因誰困?大夫君子,無責我憂。百爾所思,不如所共。rdquo
(【注】改編自《詩經mdot載馳》)
她這話是說:我孤獨的走在茫茫原野之上,看到茂盛的麥子,想要去找大國幫忙,可卻無依無靠,有誰能夠明白此等困境?各位君子,請你們不要責備於我,當此之時,不如同我一道吧。
聽她這樣說,六國國君的臉色都變得凝重,姜於所說的困境,自然就是指ldquo楚患rdquo了。
姜於也通過這段話率先點出了盟會的主題:聯合抗楚!
齊國的禮讚官酈淵向台下宣布了演奏的篇目:ldquo齊樂府,奏《大國》之樂!rdquo
伴隨著齊國樂師們的演奏和謳歌,也給各國國君一個思考緩衝的時機,雖然他們早在來之前便已經想好了策略,但是具體怎麼隨機應變的講出來,也是需要認真斟酌的。
這首《大國》也真是選得妙,一方面道出了楚患嚴峻的事實,在坐的那幾個小國平日裡沒少被楚國欺負掠奪,若無大國庇佑,他們很難過好;另一方面又突出了齊國的大國意願,給盟會的走向定了個調子。
(【注】本文關於詩賦外交的內容也參考了相關文獻,詳情見作話)
第95章 鄄城之盟(2)(二更)
鄄城之盟(2)(二更)
待齊國這首《大國》奏畢, 申國國君便率先站出來,表示支持,他的禮讚官也叫申國的樂隊唱奏了一曲表達投桃報李之情的《木瓜》:
ldquo投我以木瓜, 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rdquo
(【注】引用自《詩經mdot木瓜》)
申國一表態,陳國國君也坐不住了,趕緊出來表態, 畢竟它也毗鄰楚國,如果有個大國能庇佑自己,那再好不過。
於是襄台下又是一陣誦之, 歌之,弦之, 舞之,琴瑟以播之,笙簫以傳之helliphellip
陳國以超高的音樂水平聞名天下,一曲奏畢, 人人如聽仙樂, 讚不絕口,陳國國君也臉上增輝。
等陳國表完態,蔡國便站了出來,總是仰著腦袋走路的蔡國國君對任何事都抱有懷疑態度,他摸不准齊國的誠意如何,會不會只是賺個吆喝, 根本不出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