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洪大人也尴尬小声提醒:“太子殿下,是这个道理,您……不好不收国书的。”
此时城门下,因为一封国书陷入僵局,而城门之上看热闹的人也不在少数。
几位皇子,还有朝中重臣都立在城门楼上,观望着门前的情形。
二皇子有些幸灾乐祸,又勉强掩饰道:“哎呀,太子殿下到底是没经验,上来就惹恼了魏国使臣,让他们给了下马威,这下可如何是好?”
第101章
三皇子没有搭理老二的话茬。
他现在的心思全在了慕嫣嫣的父亲,定国公慕甚的身上。
嫣嫣说了,她的父亲可比母亲通情达理许多,若是能说动了定国公,说不定公主那边的定下的亲事还有斡旋的余地。
可惜定国公虽然为人和善,不言也带三分笑,可他此时的心绪似乎全都放在了城门楼下。
三皇子几次试着搭话,定国公都不言,只是异常专注看着城门下的太子。
国事当前,儿女婚事端不上台面。于是凤栖武只能讪讪作罢,也低头望向了楼下。
此时递交的国书还是没有人接,因为魏国的抚王霍不寻压根就没有下马的意思。
小萤笑了笑,突然觉得这两国交接,其实比她们江浙盐帮火拼都不如!
最起码江湖约架,能骂就骂,能打就打,可懒得弄这些花架子耽误功夫!
想到这,她慢慢走出曲柄龙伞,扬声道:“来人,也牵一匹马来。”
听到太子开口,立刻有人牵来了一匹高头大马。
小萤在尽忠的搀扶下,起身上马,然后催动马匹向前走了一段,终于来到抚王跟前,单手示意,让抚王把国书递交上来。
此时阳光高照,少了华盖遮挡的阴影,抚王终于看清了那太子的眉眼。
虽然金冠玉带,一副少年打扮,还真是眉清目秀,像个女子……
只是不知为何,看着总有些眼熟,却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抚王冷哼了一下,回头跟了身后人一个眼色,他们身后的人突然抖落麻袋,从里面跌落一条条花身子的蛇。
关于这个大奉太子的底细,他们老早就听说了。据说是个不善骑射,连骑马都害怕的孬种。
此时城门前除了大奉文武百官,远处还有不少围观的百姓,恰逢科考,更有许多书院的学子来凑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