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總,不大對吧,最近市場成交的那幾單,平均PE值都去到11點多,和我們類似的標的,有13的成交數據,而且我們的各項指標比他們優質。」張權提出了質疑,他也做了市場功課。11是趙紀偉寫給他的一個底線,目標是13,昨天他一來也和趙霽赫交流過,請趙霽赫按13表態。
張權這麼一說,夏挽瀾自然就明白了他們的底線和目標值。
「張總,收購市場本身有波動性,資本市場也一樣,我們統計的是去年加上今年這兩個月的平均數據,而且,按13成交的那個標的,他們設置的支付條款在業內是最嚴苛的,相匹配的業績對賭,有大概率實現不了風險,不具備可參考性。」
PE值多一個點和少一個點,對成交金額的影響可就大了。最終的併購交易額是年淨利潤乘以這個PE值,再乘以出售的股權比例。「紀幸多」的淨利潤可不低。
「你們這個業績對賭設的數也很高啊!」張權看著手上的紙。
「市場中等水平,設太低,團隊也沒有沖業績的驅動力。小阮,你把收集的一些市場數據拿出來給趙總和張總看看。」
小阮又飛快地給每人發起資料。
趙霽赫架起腿,這會面無表情地喝他的茶,不看資料,也不做聲,好像這事和他無關。
「趙總,這收購對價,您表個態吧。」張權提醒他。
他把手上的茶喝了,輕飄飄一句:「全收呢?你們考不考慮全收?」
張權下意識扶了下眼鏡,臉上頓時浮現出尷尬表情。這哪叫談判,主動問人全收,這不非常被動了嘛,而且全賣的話,趙良偉肯定接受不了。
夏挽瀾笑笑,她不是沒做這個準備,全收方案她其實備好了,但全收風險性太大,她不想馬上把方案拋出來,這種重大變化,她想留些餘地考慮,而且趙霽赫主動提出來,她還不得抓住機會收緊價。
「趙總,我和老趙總接觸那麼久,知道他做起這個企業不簡單,我們的合作初心就不是一錘子買賣,大家都想基於信任共同賦能,一起發展。51%收購的話,我們團隊評估出11的PE值,是對雙方老闆得利益都公平考慮到的,我們還得上集團決策委員會爭取。如果100%收購,意味著我們收後的風險更大,我回去要徵詢決策委員會意見,當然,對價也相應會調低……」
「11倍吧,全收購11倍。往下調就不談了。」沒等夏挽瀾說完,他一聲乾脆,表明態度。
這個PE值是夏挽瀾他們能接受的。張權就覺得是底線了,沒有達到目標值。
「全收購的話,這收購核心條款就得做大調整了,支付時間,支付條件我們重調一版。」關旻插上話。
「不急,下個月我們再談都行。」
他說不急是想給趙良偉多些時間,等他病情緩解,看是否有回歸公司的希望。如果最終人回不了公司,那就只能全賣,反正他不會接手。
下個月對於夏挽瀾來說就太晚了,物業要趕著上市前能實現財務並表,否則收購這個項目對上市的意義就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