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寧想問玄度的,正是有關蒼離天大劫的情形。
明光氏宮闕外,她與玄度在亭中相對而坐,方儀轍站在自家叔祖身後,恨不能將頭埋進地里。
溯寧如今記性雖不怎麼好,倒也還不至將前不久才見過的方儀轍忘了,見他一副做賊心虛的模樣,她微微挑了挑眉,卻也沒同玄度多提什麼。
聞聽她對從前之事記之不詳,玄度眼中現出憂色,只擔心她此時身體可否有恙。
躲在一旁裝鵪鶉的方儀轍聞言暗道,叔祖是不是忘了,她可是剛剛才敗退了勾陳氏的上神。
見溯寧氣息不見有異,也無意多提,玄度便暫時按下擔心,將自己所知之事徐徐道來。
東方天極崩塌事關九天生靈,除領命親往蒼離天的鴻蒼及蒼穹殿麾下外,九天各族也都應劫赴難。玄度與鴻蒼自幼相識,是足可託付性命的好友,但他並未效命於蒼穹殿,而是在族中長輩安排下入諸天殿掌權。
也是因此,大劫時他奉命跟隨方儀氏等族上神鎮守九天以南,支撐南方天極,以令其不至為東方天極影響。
溯寧重傷後便長居瀛州,再未回過蒼穹殿,鴻蒼默認了此事,卻沒有奪她蒼穹殿掌御令之名。直到蒼離天大劫,九天危亡之際,他才將溯寧強行召回。
鴻蒼率軍趕赴蒼離天后,雖遏制了凶獸暴動,但東方天極的崩塌卻有難以逆轉之勢。
為修復天極,瀛州門下以神魂化道,鑄成了支撐東方的天柱,山門沉落,長眠於海下。
與此同時,為補天極裂隙,鴻蒼召集身在蒼離天戰場中的仙神趕赴章尾。
因混沌之息自此泄露,此地生靈皆受侵染而喪失神智,經數日血戰,裂隙終得填補,但作為代價,以鴻蒼為首的無數仙神盡皆隕落於章尾,其中也包括溯寧。
大劫後,玄度與諸天殿神君趕往章尾,入目只見荒涼死地,連半縷殘留的神魂都不曾有。
是以玄度也猜不出溯寧是如何活了下來,這一點,或許只有她自己清楚,偏偏她如今記憶為禁制封印,尚未有破除之法。
溯寧屈指在石桌上敲了敲,神情若有所思。斂去眼中思慮,她又向玄度問起虞淵之事。
青丘之中,出身人族的明鏡曾言,被神族徵發的虞淵罪民在蒼離天大劫中怯戰而逃,這與溯寧在斷斷續續的記憶所見似並不相符。
玄度有些意外溯寧會問起此事,但他也難以就此事為溯寧解惑,他畢竟是神族,又何須將人族的事放在心上。
他只記得那時溯寧雖還有蒼穹殿掌御令之稱,但遠離瓊華天多年,手中不掌權柄,又因身份所致,願聽她宣調的神族有限,便將虞淵罪民歸於她麾下聽令。
如果溯寧想查清虞淵罪民怯戰之事,便只有往蒼穹殿一行,其中或許藏有詳盡記錄此事的簡牘。
溯寧原本也是作此打算,不等他們再說什麼,天邊傳來女子聲音:「你走得這麼急作甚,我可是為了你才親自出了雷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