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碑塌落,可是與他們有關?
當對上溯寧燦金灼灼的雙目時,在場人族仙君心下都不由為之一緊。
神族?!
神族怎麼會前來虞淵?
軒轅長秋與眾人交換過眼神,心下轉過諸多念頭,神情緊繃。
廢墟中,溯寧在數道目光注視下,取出諸天殿所授玉簡。
「昔年虞淵十萬人族隨我應蒼離天大劫,血戰而死,如今,我來履約。」
她答應過他們,會讓他們的族人重回八荒故土。
「得諸天殿正名,今釋虞淵十二部,重歸八荒——」
第一百一十一章 謝明光君——(有感情……
隨著溯寧話音落下,碑林中忽地靜了下來,只聽得或輕或重的呼吸聲。
玉碑塌落的廢墟上,百餘趕來查探情形的人族怔怔看著溯寧,許久不能回神,似乎並不敢相信自己聽見了什麼。
得神族赦令,重歸八荒故土,是虞淵十二部人族數千載來日夜所求之事,為此甚至不惜孤注一擲,將族中有生力量盡數推上註定犧牲的戰場。
虞淵人族翹首以盼,但等來的是什麼?
自虞淵徵發的十萬修士,最終無一人得歸,卻還被神族定以怯戰之名,以戰功換來赦令的希望就此破滅。
此後三千餘載,虞淵十二部再未能得見任何為神族免去罪名的可能。漫長的等待下,他們已經被消磨盡期待,不願再寄望於神族會否降下的憐憫。
比起等待神族寬恕,虞淵人族選擇用自己的方式,以鮮血和白骨,為後輩族人鋪就重歸八荒的路。
當他們已經決定破釜沉舟時,溯寧卻持諸天殿敕令出現在此,讓這些人族一時竟不知該作何反應。
神族曾輕易地抹去虞淵人族的付出,為何會在三千餘年後,願意赦除他們的罪名?這實在難以不令人心中生疑,在場人族看向溯寧,神色各異,不見多少夙願得償的狂喜。
但溯寧的確是神族不錯——
一眾人族以眼神交流,不知在想什麼。
暗潮洶湧中,溯寧並未多作解釋,那卷玉簡自她手中浮起,落在了站在最前的軒轅長秋手中。
玉簡靈光明滅,在他的注視下徐徐展開,軒轅長秋逐字逐句看過玉簡所書,屏住了呼吸,似怕驚擾了什麼。
他的視線最終停在神族昊天氏的璽印上,遲遲不能挪開。
這的確,是來自諸天殿的敕令……
能讓他們,光明正大地重歸八荒——
軒轅長秋心下湧起諸般難言情緒,虞淵人族夙願得償,他卻不知為何,喜極而悲,雙目酸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