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一棵樹嗎,她還偏不信了!
第7章 論道(六)千古八荒,恍如昨日。……
奚臨返回自己在山門的小院子,將衣衫與常用之物拾掇好。他的東西不多,除去衣服就是一把制式普通的佩劍,全部收攏也不過一個小包袱,輕巧得很。
秦玉從他進門起就一路跟在身後吱哇亂叫地咋呼,像是羨慕又像是高興,似乎他已然是半隻腳要進內門的人,祖墳上冒青煙,很快就要光宗耀祖了。
臨行前,奚臨聽著他在一旁暢想前途,約莫是有些放心不下,欲言又止地開口:「以後如果遇上什麼事,就去內門找我。」
秦玉笑容一收,許是對他的性格頗為擔憂,無端鄭重地說道:「阿臨,你能被大師姐領進青龍峰是好事,可別浪費了千載難逢的機會,辜負人家師姐一番栽培之心。」
奚臨:「……」
他要是看到大師姐的真實面貌不曉得會作何感想。
奚臨搬進了內門弟子外院,一宿相安無事,直到第二日也沒有人來告訴他需要做什麼,仿佛把他給忘了。
畢竟,隨行的外門弟子一向由內門前輩引路安排,而作為給他引路的大師姐此刻八成還在焦頭爛額,怕也無暇他顧。
奚臨於是按照自己往常的習慣打坐入定,磨礪劍心。等做完一日的課業,他拎著長鋒從瑤持心院門前路過,不經意駐足停了停。
大師姐猶在枯樹旁吃力地續著其中靈脈,劍修的定力不是那麼容易能練成的,僅這一小會兒功夫,她的靈氣就潰散了兩次,整個人愈發焦灼,原地里崩潰懊惱地連聲長嘆。
人的決心在剛熱血上頭之際或許堅不可摧,但倘使陸續碰壁,便會再而衰三而竭。
奚臨對瑤持心能否救活這棵樹沒抱太大希望——光是看兩眼她續靈脈的手法就清楚她不行,豪言壯語誰都會講,多失敗幾次就知道放棄了。
不過能沉下心修行一陣,終歸不算壞事。
奚臨自不知在大師姐這裡,時間根本不等人,已經沒工夫讓她循序漸進了。
瑤持心當了一天一夜的裁縫修補這千頭萬緒的經脈,雖然進度還是肉眼可見之緩慢,不過多少品出來些許心得。
所謂熟能生巧,她發現補脈絡最難的其實並不是把斷脈接上,而是在接上的過程中穩住靈氣不散,倘若順利,一口氣接十來根也不成問題。
可那靈氣要凝聚成細細的一縷,非得精神力極為專注才行,且這種精神力還不能是尋常的鎮定冷靜,得是比入定更加心無雜念。
而她開小差慣了,總是中道崩殂,此為心浮氣躁的表現。
奚臨有一點說得在理,自己確實急於求成,所以難以集中心境……但眼下大難當頭,要她不急也是自欺欺人。
她怎麼可能不急。
瑤持心給一條經脈打好結,一心二用地想: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強行讓她潛心滌慮,定海神針般聚精凝神呢?
庫藏里有那樣的丹藥嗎?
她習以成性,不自覺地就想翻藥罐子,念頭一起,才意識到不妥,慌忙打消下去。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