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持心重新抿住了嘴唇,認為此番讓師弟休息休息也好。
瑤光的事該瑤光自己來解決。
大師姐神色堅定地握了握拳頭,然後轉身打開了林大公子的房門。
*
林朔並沒有入定修煉,人倚在靠山路的那一側窗邊發呆。
自從瑤持心前些天無故提到師父之後,他已連著數日心神不寧了,根本無法靜下心來練劍。
林大公子生於家學淵源的名門望族,頗有些類似早年白家在北晉的地位。
他是家裡的嫡長孫,被送上瑤光山時只有六歲,起初是跟在掌門身邊學習術法符咒的,然而瑤光明因見他神識異常強大,遂向族中長輩提出,要不要試試雙修劍術。
林朔其實不愛學劍,他只想彈琴,想在音律里浮沉一生,縱情悲喜,可拗不過爹娘也拗不過家族,最終還是拿起了沉甸甸的鐵疙瘩。
童年時代有很長一段日子,林朔都十分嫉妒掌門家那個想幹什麼幹什麼,想學什麼學什麼的小丫頭,儘管她根骨廢得宛如朽木,最終沒一樣能學成。
但好像正因為知道她不成,大家也從來不對她抱有希望,學不會是常態,學會了更是驚喜,恨不能舉國同慶。
這是他從小就和瑤持心不對付的原因之一。
那個接手領他入劍道的人正是霽晴雲。
由於當年瑤光學劍的人還不多,他手裡沒幾個像樣的劍修弟子,對林朔幾乎是手把手的教,熱忱之至。
林大公子彼時的少爺脾氣更大,抱著我要亂學一通讓他們對我死心的想法,每日裡練劍練得堪比上墳,想早日氣死師父好回去醉生夢死地彈琴。
舞劍全不走心,劍法一個不記,他以為沒幾日就該受到責罰了,誰承想,師父卻一點也沒有同他生氣。
他仿佛天生不知道生氣為何物,反而深切地自我反省,問他是不是自己有哪裡教得不明白。
霽晴雲是他見過最熱愛劍道的人。
他當真喜歡劍,哪怕只是教人練劍,也充滿了旺盛的精力與求知慾,即便林朔是為了哄他隨便認真了一下,都一副像撿到了寶貝似的欣喜非常。
同樣的,師父也跟瑤持心一樣聽不懂好賴話,心眼缺了好大一塊,不管自己是陰陽怪氣還是直言不諱,永遠掛著大傻子般的表情樂呵呵。
他對劍術之痴迷,宛如對世界保持著好奇心的少年。
分明一臉柔弱可欺的書生相,出劍卻蕭索肅殺,能使天地變色。
可這樣醉心劍道的師父,卻不知何故,一直沒能登凌絕頂。
掌門白日破境後不久,林朔能看得出,師父多少露出了幾絲急躁和迷茫。
於是,那一年晴雲同他辭別,說是在山上待久了,道心也蒙了塵,想去山下看看能否有突破瓶頸的法子。
「小朔,師父出門走走,等回來時再告訴你心得。」
然而他從此一去不復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