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姨娘雖然眼淺,但又沒什麼壞心思。亦或者說在她眼裡幾個姨娘和庶女都不值一提,只有景然堂值得她認真對待。
亦安也不是一味對誰都好,一味和善也管不好院子。為何曹媽媽賠了小心來說話,因為她知道五姑娘不是個好糊弄的。
亦順不過三歲大的孩子,又不鬧人,平日裡說笑逗趣,況且這些東西又是太太賞的,就算給了九妹妹,亦安那裡還有一大箱子。
「太太一貫喜歡我們姊妹和睦,九妹妹又年幼,茲當是為了她,我也不會和江姨娘計較。」況且江姨娘也沒有犯過亦安的忌諱,不然讓她抄書的機會可多著呢。
「行了,就當是看在我的面子上,不,看在這蝶子鳳尾蝦的份兒上,就別生氣了。」姑娘們的份例吃不完,按慣例也是賞給身邊的大丫鬟。
而亦安又是一貫讓丫鬟拿了公筷給自己挾菜,真論起來,這一桌子菜都是乾淨的。
巧的是今日的菜量多,曹婆子又做得精心,那碟鳳尾蝦亦安只用了兩隻,就吃不下了。
見到那半碟鳳尾蝦,綠瀾也沒起疑,只當姑娘今天胃口好。姑娘胃口一好,綠瀾的火氣就下去了。
「為了姑娘,少不得要忍這一回。」綠瀾話音剛落,內室里的幾個丫鬟俱都笑了起來。
第17章 貢緞
綠瀾這樣說實在是事出有因,她為姑娘已經忍了江姨娘許久,也不差這一回了。
石斛服侍著亦安淨手,又讓人把躺椅搬出來,再往上面鋪一層錦緞小毯子,放一個墨綠纏枝蓮花紋引枕,松鬆軟軟。亦安躺上去,整個頭靠在引枕上。
搖椅咿咿呀呀地搖起來,發出的聲音並不刺耳,反而有種空山新雨後的悠閒自在。
綠瀾火氣一下去,又心疼起緞子來。那塊緞子不僅是貢緞,而且顏色也稀罕,是絳紫色的。陸氏原本賞給亦安,是想讓她秋冬日裡做成斗篷穿上身,為此還特意賞了塊做斗篷的銀狐皮下來。
綠瀾很看重這塊緞子,她家姑娘往日裡總穿綠色衣裳,好看雖好看,卻總也不換。這回太太賞了這麼鮮亮的料子,自然要好好做件大毛斗篷出來。不想那日綠瀾被派去給吳姨娘送東西,結果回來後那塊緞子就不見了。一問才知道原來她前腳剛走,後腳姑娘就叫翻出來裁了好大一塊送到針線房,說是給九姑娘裁衣裳,原是個調虎離山計!
針線房按時按節地給各房做衣裳,像這種在定例之外的,是需要各房自己出料子的。
綠瀾登時眼前一黑,可這會兒料子已經裁好送了過去,她總不能再跑到針線房去討吧?即就是討回來也不成了,已經裁剪過的緞子,再做成斗篷可就難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