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風波乍看之下哪一方都沒有受損,白成理出仕不到三年,便升到了正五品位上,比他嫡親長兄白成文的官階還要高。
而御史則是集體得了好處,一身綠袍換緋衣。不過在那之後,進入都察院的門檻也高了起來,除過原先在任的御史品級提升外,之後的御史也是按照正常官員的升遷流程來。
簡而言之,就是做御史也嚴格起來。
這樁陳年舊事在眾人心里的痕跡幾乎已經消弭於無形,只有當事人心里,或許會留有兩分漣漪。
白閣老父子三人在書房議了半晌,還是決定維持先前的低調狀態,在殿試結果未出來前,還是全家當鵪鶉得了。尤其是言官們現在改了法子,想讓白成文當立儲的領頭羊,這才是真的殺人於無形。
次日一早,亦安按照往日的時辰去給陸氏請安,發現嫡母也已經穿戴齊整,預備著帶女兒們去給顧老夫人請安。
姨娘是沒有資格給顧老夫人請安的,晨昏定省自然也沒姨娘的份兒。吳姨娘照舊養病,她的請安陸氏一貫是免了的。讓蘇姨娘和江姨娘回各自的院子之後,陸氏便帶著一群兒女去明德堂給婆婆請安。
明德堂里也是辰時三刻之前的請安時辰,尚仁和亦真早早就在了,見陸氏來了,先向她請安。
白閣老最近賦閒在家,看到眾兒孫來給自己請安,心中頓時被天倫之樂四個字填滿,不由又想起之前的事來,若無意外,他也該在今年五月後上表乞骸骨的。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偏偏那封信讓聖人看見了。想到這裡,白閣老不由多看了亦安一眼,孫女兒的字被聖人贊過。那日後,聖人還私下裡對他說過。「這樣一筆字,便是點個榜眼,也是足以服眾的。」
亦安跟著陸氏行雲流水地給祖父、祖母請安,老太太笑呵呵叫起,問完大兒媳後又問彭氏,可謂一碗水端平。
「孩子們年輕,也不必日日往我這裡跑,五日來一回便可以了。白日裡也能過來陪我說話,不必拘泥於時辰。」顧老夫人的意思是,正經的請安五日一回便可,其余日子可以不按請安的時辰來。
「便是午時過來又如何,正好能陪我用午膳。」顧老夫人在兒媳、孫女面前一向是隨和的,從未有過面上變色的情況。
陸氏笑著打趣道,「那豈不是偏了娘的份例?」惹得顧老夫人笑起來,彭氏雖也跟著笑,但總添了三分不自然。
眾人在明德堂說笑一陣散去,陸氏便帶著亦安幾人回西院去。
綠漪和綠瀾商議了今日要找鄭媽媽說話,卻因一時沒有理完亦安的衣裳、首飾,而決定到午膳過後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