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安待自己的丫鬟們一向好,亦安越有臉面,底下丫鬟的日子更好過些。無論是綠漪、綠瀾這些大丫鬟,還是石斛、玉竹這些小丫鬟,沒有一個不是盼著姑娘好的。
第二天醒來,亦安簡單梳妝後,便去景然堂,給嫡母請過安後,再由陸氏領著去明德堂,給顧老夫人請安。
本來按以往的例,請安散後便各自理各自的事去。偏江姨娘在景然堂接著女兒後,還對陸氏笑道,「九姑娘現在大了,也到了能拿動筆的時候,妾想著,是不是該叫九姑娘先練起大字來……」江姨娘自家識字,教女兒認兩個字並不稀奇。只是這筆墨紙硯都得找陸氏支取,這才開了口。
陸氏眉頭微挑,先是看了一眼懵懂的亦順,再看了一眼略帶討好的江姨娘,心下了然。只怕是亦安昨日得了公主的賞,讓江姨娘眼熱起來,這才有了這番話。不然亦順只有四歲出頭,且不到開蒙的歲數,江姨娘為何急巴巴地過來,就為了說這事?
必是昨日的風聲傳到聽濤軒,江姨娘這才起了心思。姑娘們回府本就沒避著府里人,底下小丫鬟們稍微一打聽,就能知道昨日公主府里發生了什麼事。這本來也是姑娘們的體面,再沒有攔著不讓說的。
在江姨娘心裡,只怕只有這樣的體面才是真體面。不過她行事有幾分急躁,就算亦順現在就開始練字,等她長成那一日,聖人還是如今的聖人?又去尋哪一個有身份的人,給亦順這樣的體面呢?
江姨娘素來便知亦安在陸氏這裡是有些不同的,看來往日裡還是小瞧了這位溫文隨和的五姑娘。沒想到竟有這般手段,兩位公主都對她青眼有加。若是這份體面讓亦順得著,江姨娘只要一想,便忍不住呼吸急促起來。大老爺的官位再升一升,女兒再得貴人看重,這婚事便沒有不妥貼的了。
陸氏看了一眼江姨娘,這位的心思都快擺在臉上了,連猜都不用猜。同樣是庶女,為什麼家裡的姑娘只有亦安讓臨清公主下了帖子請,只想想這個,江姨娘便坐不住了。
陸氏輕笑一聲,對江姨娘道,「可想好了?若是讓順姐兒進學,就得單開個院子出來,讓姑娘自個兒住了。」明明江姨娘說的是練字,可陸氏卻故意說成進學。兩者含義不同,結果自然也不同。
練字的話,江姨娘在院子裡自己就能教女兒。可要是進學,就要離了她身邊,由趙媽媽照管。這就要看江姨娘怎麼選了,姑娘四歲多進學,也不過是聽先生念幾句文罷了。真能記住,那可就是神童了。說不得是有宿慧的,那可就真成了名。不過看亦順的模樣,顯然和宿慧是不搭邊的。
就連亦安,也是在正常的年紀和姐妹們一道進學,絲毫沒有顯露出超前的才學來。直到漸漸大了之後,才稍微放開了性子。
江姨娘一聽女兒要離了自己單獨開院子,面上眉毛就皺起來。夫人這是讓自己選,到底是要女兒進學,還是要繼續照管。
一想到女兒的年紀,江姨娘咬咬牙,到底把話收了回去,「我想著姐兒還小了些,倒不如我再多看兩年,就先不給姐兒單開院子了。」亦順才四歲出頭,若是離了江姨娘的時間太長,只怕日後對親娘都要不熟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