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若無宋尚食,平王妃能不能有這個唯一的親生兒子,也說不准呢。平王當然不止這一個孩子,只是剩下那一個是女孩兒,今年才五歲。雖不是平王妃親生,但也請封了郡主,聖人一點兒沒猶豫地給批了。
平王不想有第二個兒子嗎?顯然不是。平王雖是親王,他名下的妾室卻也早已滿額。又不是人人都是安王,敢不把祖訓放在眼裡。便是這樣,平王也只有一兒一女,剛好湊個好字。
便是只生下一個女兒,那位郡主的生母,也儼然與先前無子時大不一樣了。
平王算不上寵妾滅妻,只為了再生一個兒子,也是怕唯一的兒子有個閃失,自己百年之後無人供奉香火。
而且便是平王不想,現在的局勢就是,日後大位肯定是要落在聖人三個兒子身上。平王是長子,兒子又已娶妻,若自己多一個兒子,或者兒媳生下這一輩的長孫,那平王繼位的可能性便會加大。
從穩固國統來看,長子長孫俱在的平王,無疑要比膝下無子的恭王,和膝下同樣只有一子,而且尚未成婚的景王,優勢要大得多。
等到眾人散去,亦安再問穆尚宮,自己是臨行前到御前謝恩,還是現在就去。
穆尚宮笑著提點她,「此時換上官服,便可以去御前謝恩。學士的住處還在整理,待五日後入宮,便可正式履職了。」
於是亦安換上官服,便隨穆尚宮一同往御前去了。
去之前穆尚宮還贊亦安,「學士勝在年輕,這身衣裳襯得甚是體面。」若是一般人,這話里可能帶刺居多。可穆尚宮是明明白白說得這話,沒有絲毫諷刺的意思。她是真的覺得亦安穿這一身鮮亮服飾很出挑,並無它意。
像穆尚宮這些久在宮闈的女官,便是穿上紅衣也只顯穩重。不像亦安,威嚴中還帶一絲飛揚。
什麼是鮮衣烈馬,亦安如今算是體會到了一半。
聖人這會正在看奏疏,焦清這時已然回到御前。
亦安入殿陛見,這還是她入宮之後第一次見聖人。
「臣、內學士白亦安,叩見吾皇萬歲。」穆尚宮先前教導過陛見的禮節。是以亦安在御前並未手忙腳亂,而是很沉穩地行禮。
「白卿平身。」出乎意料的,聖人的聲音很溫和。亦安原以為聖人這樣的君主,必是極威嚴的。看來刻板印象要不得,亦安緩緩起身。
「白卿不必拘束,你我君臣還未見過面,也正好見一見。」聖人還出人意料地隨和。
「是。」亦安緩緩抬頭,與聖人的視線撞在一起。
聖人年過七旬,看著只有五十出頭的模樣。看起來精神十分矍鑠,難怪能一直看奏疏看到亥時。雖然聖人已經年老,卻依稀能窺見聖人年輕時,該是何等英武。
隨後聖人勉勵亦安一番,便讓她退下,準備回府探望。
亦安行禮退下,又回到甘露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