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這兩封,聖人讓亦安繼續寫。
慎國公次女,賜婚給城陽侯世子。
城陽伯世子…亦真同母異父的親弟弟?!
亦安穩住心神,運筆十分流暢。心裡忍不住贊道,還是聖人會玩兒。
馮氏嫁給城陽伯,生育兩子。長子今年十六,與慎國公次女同歲。兩家同是勛貴,慎國公又比城陽伯家底厚,更得聖心。這樁婚事,城陽伯本人必是滿意的。
要迎兒媳過門,馮氏必然會分神。不然整日裡想著女兒過不好,馮氏自己的身子也會垮。
這第三份旨意,便是給秦珂賜婚,對象是慎國公次子。
如此,還在宮裡的女孩子,只有廣順伯的孫女,還未有好消息。
不知道是聖人沒有想好,還是另有打算。
等到擬完詔書,焦清就笑著對聖人道,「啟稟聖人,奴婢今日腿疾復發,請在宮內休養。這傳旨的差事,還是請白學士去吧?」焦清在亦安面前站得筆直,一點也看不出來有腿疾的模樣。
不過宣旨這種可以撈點油水的差事,以往是沒有女官做過的。
先皇后在時,女官只在皇后身邊供職,向外廷宣諭詔書,這是內監的活計。
如今焦清主動把這個差事讓出來,難免有讓權的意思。只是不知道是讓一時,還是讓一世?
亦安這樣,實際是分潤了內廷權柄,分權這種事,向來都為內監所忌諱。可焦清不僅讓得痛快,甚至還有一絲迫切?
聖人點點頭,「既如此,便讓白卿去一趟吧。」宣讀諭旨,是代替天子宣命,便是勛貴一品,也得對亦安跪接聖旨。
亦安還能怎麼辦?當然是帶著這幾份聖旨,坐著馬車出宮去唄。
順便,聖人還讓亦安補寫了給慎國公長子和宣寧侯長女的賜婚旨意,這也意味著,亦安今日要轉三個坊市,登五個府門。
從這裡也能看出,各家勛貴之間的關係複雜,基本都能說上幾門轉折親。
領的是公差,也不知道這一趟會收多少辛苦錢?
馬車悠悠,亦安頭一個去的,是舞陽長公主府。
沒辦法,誰讓舞陽長公主在這幾家裡地位最高,不僅爵位高,又是聖人的妹妹,合該人家是頭一個接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