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一猶豫,導致今日這般結果,太夫人實在懊悔。
第三份旨意宣讀完,太夫人的臉色才算稍微和緩。
第68章 擺設
第三份聖旨是對令國公幼子的加恩旨意, 按照常理,榮康郡主是郡主而非公主,她未來的丈夫也只能作為儀賓而非駙馬都尉。
只是聖人格外開恩, 說令國公幼子系出名門, 因此在與榮康郡主大婚後,破例提升其為駙馬都尉。
令國公幼子雖單名一個恪字, 但太夫人對小孫子格外疼愛。像嚴恪這樣既非嫡長, 又看不出在科舉上有多少建樹的,頂了天也就是一輩子的富貴閒人。
類似於門庭沒有衰落的賈寶玉, 可以在國公府的蔭蔽下,作一輩子富貴閒人。令國公府比榮國公府還要強上不少, 既尚了聖人之女,又和世家大族聯姻,姻親關係遍布朝野。
本來令國公太夫人已經對小孫子的婚事不要求樣樣出挑, 只要家世好、模樣俊,最好能處得來。若是有這樣的, 她必然將對方當親孫女兒疼。
□□康郡主占幾樣?家世好?魏家最高不過五品官, 魏夫人的一品誥命在京城貴婦人的圈子裡或許能看看,不過這些也是旁人看在聖人的面子上對魏夫人格外容忍。只她那一進佛堂就是半個月的性子,素來與外人不怎麼交際, 別人就是想遞個話頭,也能被魏夫人的冷臉堵回去。
久而久之,京城裡壓根兒就沒有和魏夫人交好的夫人。是人都會在心裡嘀咕, 魏夫人這樣的作派,聖人在時自然無憂無慮, 聖人若不在,誰又能給魏家和榮康郡主遮風擋雨?
模樣俊?榮康郡主雖然容貌尚可, 但才十六歲的年紀,只能等兩年後再看,或許那時候就長開了。
至於處得來就更沒法兒說,榮康郡主和嚴恪壓根兒就沒見過面,一個養在宮裡,一個養在令國公太夫人身邊。頂多就是遠遠望見過一回,沒有說過話。甚至還不如亦安,起碼現在亦安和嚴恪的距離要比榮康郡主之前和嚴恪的距離近得多。
所以榮康郡主的婚事和亦安未來的姐夫周璋一樣難議,這兩人不同的地方在於,榮康郡主的父親是為國事而死,外人看她便有九分的寬容。而周璋的父親雖是被冤殺,但又沒來得及在布政使任上做出實績,這份寬容便降到了六分。
京城勛貴都以為聖人這些年待這兩人格外恩榮,是打著賜婚的主意。畢竟在外人看來,榮康郡主和周璋的情況實在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