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貴妃口中皇后賢良的事跡一大堆,便是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鍾粹宮娘娘著重講了這一件事,便是這一件事,也讓亦安從中窺見先皇后人品心性之佳。
「那是崇元十三年的事兒了,記得那年冬月十三,我重病不起,太醫都以為我不得治。是娘娘從宮外請了宋老先生入宮,深夜裡又用中宮寶璽叫開宮門,又派人去請聖人手令,連夜將母親請進宮來,本宮這才得以活命。」楚貴妃說這話時滿臉都是回憶之色,宮規森嚴亦安是知道的。便是她有聖人親賜腰牌,也要按著宮中時辰進出。除非是極其要緊的差事,要不然宮裡禁軍的長刀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娘娘仁德。」亦安與穆尚宮等人俱嘆過一回。能為了當時還不是貴妃的鍾粹宮娘娘夜開宮門,只為了讓貴妃親娘入宮照看女兒,不能不說是不賢良了。
也正是因為貴妃親生母親入宮,楚貴妃這才吊住一口氣,又憑藉宋老先生神鬼莫測之醫術,這才從鬼門關里掙了條命出來。
所以楚貴妃對先皇后與聖人,是極其信服的。如今亦安要為先皇后修書,貴妃又怎麼不會來出一份力?
第73章 暫攝
在穆尚宮和楚貴妃等人口中, 文昭皇后儼然是歷代皇后之中典範式的人物,所有讚美的詞藻放在文昭皇后身上都不顯得突兀。
亦安便是想不受這些人為因素的影響,她筆下的文昭皇后也越來越往一個「完人」的方向發展。
一轉眼兒到八月里, 宣寧侯長女要嫁入慎國公府, 與慎國公世子完婚。亦安作為宮中女官,又和宣寧侯長女是舊識, 有過一起選秀的情分。聖人特派亦安作為使者, 代表宮中前往祝賀。一般這樣的差事都是內監去的,聖人許是發現女官去這樣的場合也不錯, 便讓亦安前往。
修書一時是修不完的,聖人也知道勞逸結合的道理。他自家看奏疏雖然看到亥時左右, 可隔上三四天,總要歇上一回的。以前是有文昭皇后在旁邊勸著,聖人還是十來日一休。如今文昭皇后不在, 聖人倒是時常歇息了。可見還是年紀大了,到底不如從前那般健朗了。
聖人賜的幾樁婚事裡, 除過亦真與周璋外, 也只有慎國公家和清河郡王是今年成婚,余者都要往後排排。
亦安在慎國公家也見到了令國公夫人,因令國公太夫人出身宣寧侯府, 這幾家算是有轉折親的,亦安對此並不意外。
京城中的勛貴,往上扒拉幾代, 都有些可以說道的姻親。這個道理放在世家大族身上也是一樣,除非是從來沒有交集的, 要不然怎麼都會有些沾親帶故的關係。
九月里,秦閣老的母親秦太夫人染病, 此前太醫已經會診過幾回,俱搖了搖頭,只說老人家年紀大了,許是壽數到了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