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果真和她所猜不差,那聖人對人心的把控,可真是令人感到恐懼。
亦安除了來宣讀聖人對秦太夫人身後事的加恩,再送這份秘折之外,她還是聖人特使,要和鴻臚寺官員一起,將秦太夫人的喪事辦得圓圓滿滿。
旁人對此倒也見怪不怪,畢竟亦安先前已經主持過永襄郡王妃的喪儀,是有經驗的。
然而這一回,要亦安出力的地方卻不多,她更多的是在一旁看著,還有照看常寧郡主的胎。
秦閣老對親娘的喪事無比看重,舉喪哭靈都是親力親為。看秦閣老那架勢,亦安都害怕他跟著太夫人去了。
所以亦安在太夫人靈前致祭後,便去陪著常寧郡主。
常寧郡主的胎兒才兩個多月,正是兇險的時候。雖然常寧郡主是孕婦,又是皇家郡主,但太夫人的喪禮也不好全程不露面。恭王倒是派人送了喪儀來,但他又不能替郡主服孝。
有亦安在一旁陪護,常寧郡主無疑輕鬆不少。對亦安露出一個感激的笑,常寧郡主動作幅度更小了。當然這不是亦安的自作主張,而是聖人開過口的,要她多看著常寧一點兒,畢竟是聖人第一個孫女兒,聖人心裡豈能不念?
秦閣老扶靈回鄉是肯定的,但常寧郡主卻不用跟著回去。一來她是郡主,二來有孕在身,一路顛簸之下,只怕腹中胎兒不保。
對於這個,秦太夫人也早有安排,曾孫秦潤言留在京城陪護常寧郡主,兒子秦閣老和孫子秦少卿都回老家守孝。
留下曾孫,既是為看護郡主,也是在向聖人表忠心,示意秦家不會就此抽身。但秦潤言本人的能量十分有限,他不像秦閣老那樣身居要職,又深得聖人信任。再說儀賓不能參政,恭王看重的也是他祖父秦首輔。秦潤言在京城,相對來說是比較安全的。前提是他不要摻和進立儲里,不然秦太夫人臨終前的這一番委屈求全,可就全部化為泡影。
秦潤言在靈前守靈,常寧郡主有亦安相陪,便是秦夫人也放下心來,這位一貫是得力的。
秦閣老此時還在為聖人加恩的聖旨難過,難過的是母親這樣保全自己,他卻不能開口請聖人收回成命。本朝亦重孝道,子孫後人的前程都在這上面。
不過秦閣老也沒打算完全照著聖人的旨意來,到時候在老家怎麼行事,那還不是由著他自己來?
打定主意後,秦閣老這才收斂住情緒,又吩咐兒子和長孫在靈前守靈,幼孫也早已與幾日前回到京城,這會兒也在靈前。
辦完秦太夫人的喪事,秦閣老立刻動身,扶母靈柩回鄉。
而在此之前,聖人已經作出了新的人事任命。
次輔白閣老升任首輔,宋閣老遞補次輔,戶部尚書陳景興入閣,太傅陸望與刑部呂尚書加大學士銜,入閣議事,擬授閣臣。
這還是聖人第一次在內閣里放這麼多位大臣,雖然陸太傅和呂尚書只是擬授,但入閣議事,已是不可多得的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