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魏氏閉著眼不搭腔,春桃自然知道自家主子在想什麼:「夫人,這樣一來,侯爺對您的那點指責可就沒有說法了。再說了,大少爺留到十二歲出去,那是您捨不得,外頭人家八歲就分出去院子單過的也有,二少爺這般脾性,萬一再有下次,也是嚇人呢,倒不如這次順了他的心,等過段時間他自己想明白了,也就轉圜過來了。」
聽到這裡,魏氏自己也琢磨開了。
當年為什麼非要抱養沈江霖在膝下,那是她就只有雲哥兒一個兒子,哪怕心裡再不喜沈江霖,她也要把他抱過來,養熟了。
若是養出個極有出息的庶子能幫著雲哥兒,那自然是最好,若是沒出息,也得養著。
哪怕心裡再不想往那方面去想,魏氏也知道,萬一有一天沈侯爺走了,自己雲哥兒也不在了,那就只有靠著沈江霖來支撐門楣了。
沒有兒子,留一堆女眷在侯府?其他幾房的人恐怕頃刻間都能將她們拆吃入腹,骨頭渣都不剩!
這麼多年,榮安侯府攏共就這兩個男孩立住了,沈江霖既然沒有出息,那就讓他好好活著吧。
現如今她和沈江霖雖然有了點隔閡,但是魏氏還是十分自信,這麼多年養下來,沈江霖還是只認她一個的,況且遠香近臭,倒不如就像春桃說的,這次隨了他的心,給他劃一個不錯的院子,下人也給他配齊,等他看明白了嫡母對他的好處,想來過幾天他就能自己想通了。
再說了,如今雲哥兒也十五了,眼瞅著就是要成人了,等到雲哥兒開枝散葉了,那就更不用愁了,自己還是得把心思好好花在雲哥兒身上,尤其是當年選了個碧月出來,就十分不妥當,這回自己定要擦亮眼睛,仔仔細細給雲哥兒選個好的屋裡人,當然,雲哥兒的婚事也要這兩年的頭等大事,採買聘禮、修葺屋子,哪一件事不要費心思的?。
這麼多大事等著自己,確實很沒必要還把霖哥兒放在眼皮子底下養,不過是耗費一點銀子,省的別人還以為自己這個嫡母不慈!
……
魏夫人初十就選定了院子,院子在東北角,距離徐姨娘的小院比較近,讓徐姨娘開心的不得了。
那邊小院叫「清風苑」,是以前是初建府時,太老爺會客休息的小院子,所以自己帶著一扇角門出街方便來往,後來那邊荒廢了,角門也堵上了,不派人值夜了。
「清風苑」因為地方有點偏,加上荒廢了許多年,哪怕之前的基礎陳設不算差,到底也不算好,只是勝在清淨和地方大,裡面又種著一從竹林,再加上中間庭院的天井中有一方水塘,到時候放養幾尾錦鯉,養上幾株碗蓮,倒也很有意趣。
沈江霖看過地方後很滿意,還特意去了主院畢恭畢敬謝了魏夫人一回,正好那時候沈侯爺也在,倒是讓魏夫人長了一回臉,心中暗想,這霖哥兒也不是事事遭人厭的。
分配下來的僕人大多是侯府里的家,攏共十來個人一起收拾,也足足花費了十天時間才將屋子整理出來了,這次魏氏大方,讓王嬤嬤缺了什麼都只管問春桃要,春桃開了府里的庫房陪著王嬤嬤一塊去挑,同時搬進去那日,魏夫人和沈侯爺都還賞賜了一些日常得用的東西,倒是讓王嬤嬤也切實感受到,他們自己一個院子,關起門來過日子比在魏夫人眼皮子底下討生活要鬆快一點。
等沈江霖搬到「清風苑」的時候,他的身體已經完全好了,同時族學也開學了。
王嬤嬤將書袋給沈江霖整理好,剛背上身準備出門,就看到沈初夏帶著個小丫鬟氣喘吁吁地快步走了過來,然後將手中的布袋子遞給了沈江霖,沒好氣道:「喏,姨娘和二姐一大早給你做的,你帶去學堂餓了吃。」
沈江霖眼尖,看到沈初夏的衣袖上也沾了一點白色的粉末,想來這吃食不是就徐姨娘和大姐兩人做的。
沈江霖笑著接了:「謝謝三姐。」
沈初夏有些不自在,平日裡沈初夏覺著沈江霖這個弟弟有點自視甚高,看不起她和大姐,對她們也不曾親近過,沈初夏可不像她大姐一般好性,經常譏諷沈江霖幾句,兩個人碰上了時常不歡而散。
這還是沈江霖頭一次這般和顏悅色地對自己說「謝謝」。
沈初夏有些狐疑地看了沈江霖一眼,感覺跳水之後自己這個弟弟就轉性許多,難道終於知事了?
不過眼看時間來不及了,沈初夏也不想深究,只是有點兇巴巴地囑咐道:「去了學堂好好讀書,別淘氣。」
沈江霖是成年人的氣量,根本不會將一個小姑娘故作厲害的裝牙舞爪放在心上,溫和笑了笑,點過頭就走了。
沈氏族學離榮安侯府不算遠,只在沈府隔一條街的地方設了一個兩進的宅院,在原身記憶里,負責教學的是一位秀才,因年紀大了又屢試不中,乾脆就被沈家供奉起來,教授沈家孩童。=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